大清第一卷王(74)

作者:映在月光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林义诚神色尴尬,嘿嘿笑道:“都是下官想左了,七爷说得是。”

齐佑喝了口茶,呼出口气,说道:“林县令,你先前立的帮助顺义县百姓读书,教化之责,也可以开始了。修衙门的银子,我们照着实际多报了三成,工部最后一个大钱都没减,户部会如数拨付。这多出来的银子,你拿去修建学堂,还有聘请先生吧。”

林义诚一喜,喜到一半,脸上的笑容逐渐僵住。

修衙门不过两百多两银子,哪怕三成也就是五六十两,实在是捉襟见肘。他哭丧着脸说道:“七爷,三成的银子,也修不了什么学堂,请不了先生啊。”

齐佑拿出了苏麻喇给他的钱袋,里面有好些金锞子,加起来约莫值一百两左右。

拿在手上垫了垫,说道:“这里还有一些,学堂要好生规划,慢慢修。学堂是为了以后蒙童启蒙,学习各种手艺知识的地方,是长长久久的事情,这点银子可不够。不过,先生可以请起来了。”

林义诚愣了下,问道:“没有学堂,他们在何处读书?”

不但没有学堂,白天还要下地干活,晚上家中连灯油都点不起,谈何读书。

革命先烈们,他们同样面临着重重困难,摸索出了无数的成功经验。

齐佑笑道:“夜校啊,夜间扫盲。”

第三十七章

夜间扫盲同样需要准备, 齐佑一一做了安排。再确认了一遍重点,林义诚与夏师爷便告退,回去忙碌准备。

翌日一大早,宅子前的空地上, 中间案桌上堆放着笔墨纸砚, 印泥, 一大摞合同。两旁则摆着小麦种子, 堆放着农具。

得到通知的包衣奴才,早已纷纷前来, 将空地挤得水泄不通。看到眼前的阵仗, 小声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齐佑一走出来,所有人都马上停止说话,鸦雀无声。

落后齐佑一步,林义诚与夏师爷也赶到了, 带着县衙里管钱粮的书吏赵修上前见礼。

赵修年约四十上下出头, 身形中等不胖不瘦,看上去憨厚老实。见到齐佑脸上堆满了笑, 恭敬无比地见了礼:“七爷,小的得了县令大人的宪令, 七爷放心,小的会尽心尽力,记录好每一笔赃物。”

齐佑颔首, 笑着说道:“有劳了,得高, 你领着赵修去找尼满。”

赵修说了句不敢, 脸上重新堆满了笑, 躬身退下,朝着得高拱手作揖:“得高爷,有劳您多指点着些。”

得高寒暄了句,与赵修一并离开冷。齐佑不经意看了眼两人离开的背影,没再理会。

齐佑看向期盼中带着忐忑不安的人群,朝林义诚点了点头,补充了几句。

林义诚听完,立刻走出来,清了清嗓子,大声道:“诸位,七爷昨日的话,想必你们已经听过,现在把诸位叫来,就是为了与诸位签订土地租赁合同。七爷考虑到诸位家中没有余粮积蓄,秋收的种子,农具,耕牛等,先由七爷出借。在庄稼有了收成之后,逐步偿还,不收诸位的利息。”

他话音微顿,举起食指,“但有一条,诸位必须护好农具耕牛,若是故意损毁者,需要按照两倍价钱赔偿。至于耕牛,五十亩地一头头,由几户人家共同轮换着伺候,按照地多少,每日供给草料。谁家主要负责照看的这些时日,牛拉下的粪便,则归属谁家。”

林义诚补充了些细节,见到齐佑打了个手势,忙停止了说话,问道:“诸位可有什么问题?”

耕牛,农具,牛粪牲畜人的粪便,种庄稼都离不开。庄稼人自不用强调,都会当做宝贝一样看着,精心伺候。

他们的担忧,还是地的划分。地分上中下三等,上等地与下等地收成相差甚大,租子总不能都按照上等地的收取。

人群中低声议论起来,有那胆子大些的,被推举站出来问了。

林义诚见齐佑点头,大声答道:“地肯定按照不同等级,收取不等的租子。且是按照比例收取,不是等额等量。诸位放心,地都已经分好,上中下都有,搭配着来。诸位得量力而行,按照自己家有几口劳力,赁相应的地。别贪多,多而不精,忙不过来囫囵了事,受累受苦不说,粮食还收不了几颗。若有那剩余的力气,可以拿出来去做些零工赚口嚼用,修屋修路,恳些荒地种菜种果树,甚至是种花,养些家畜。只要不破坏山,乱恳乱伐,七爷不会拦着,更不会抽成,这些都是你们自己所得。顺义离京城近,若是你们种得像样了,本县令自会亲自出马,帮着大家一起运到京城去卖。等种植得多了,打出了名气,买卖人自会上门来收,只要肯干,以后的日子,定会过得越来越红火!”

等林义诚解释完不同等级地的租子,人群中议论声更大了。过了一会,先前发问的人笑着大声道:“奴才相信七爷,七爷乃是咱们的救命恩人,奴才这就按手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