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哥功课一般般,骑射却不错,作为活下来的长子,康熙对他还是挺看重。
可惜大阿哥心性欠缺,莽撞冲动,作为长子,心高气傲了些。
三阿哥人还算聪明,读书比不过齐佑,在兄弟们中勉强算得上拔尖。他向来跟在太子后面,与太子关系和睦,康熙很乐见其成,太子得有兄弟助力。
可惜的是,三阿哥只做太子的助力足矣,再告其他兄弟的状,就稍显凉薄,多余了。
四阿哥寡言少语,不大出头,年纪小看不出性子,五阿哥憨厚老实,对他们康熙挺满意。
最后再看齐佑,康熙心中的滋味就复杂了。骄傲,心痛,释然。
齐佑有勇气有担当,又不失聪慧有人情味。从头到尾,都没有将自己摘出去,坦诚长寿果是他带来,书是他主动跑去看的,怪不得大阿哥。
康熙释然的是,若是齐佑的腿无恙,他这般拔尖,就不是眼前这种局面。康熙不知道自己会如何处置,太子会有何种反应。
康熙眼神微暗,沉声问道:“你们自己说,该如何罚。罚自己,还是罚谁,还是一起领罚。老大,照样你先来。”
大阿哥吭哧着说道:“我办的筵席,汗阿玛就罚我一人吧。”
太子脑子转得飞快,情真意切说道:“汗阿玛,我们都有错,我愿意与大哥一起领罚。”
接下来,三阿哥不情不愿表了态,要一起受罚,四阿哥五阿哥皆如此作答。
康熙看到几个儿子勉强能一团和气共进退,总算有点安慰。
好似不对,康熙还没听到齐佑的回答,他瞪向齐佑问:“你呢,为何不说话?”
齐佑为难地说道:“汗阿玛,您要如何罚我们呀?若是打板子,左右手都不能受伤,因为要握笔握弓。屁股也不行,得骑马。汗阿玛,能不能打不耽误学习的地方。汗阿玛,您若实在是生气,就罚我们去庄子上,做苦力春耕种地还不好?
康熙看着齐佑可怜巴巴的眼神,实在忍俊不禁,笑骂道:“你个兔崽子,哪有挨打还讲条件的!唔,下地耕种倒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有愿意去耕种的,就罚去耕种,有愿意挨手板心的,就挨手板心。只一条,种地得真下地,跟着庄稼汉一样早出晚归,不管哪一种,功课皆不许拉下!”
种地得去庄子,不能在学堂里读书,功课肯定跟不上。除齐佑这个怪物之外,无一例外选择了挨手板心。
只要不让齐佑作诗,不上学对他来说不算事,他只要写先生布置的作业就行了。
齐佑想学农业知识,百姓能吃饱饭,才能其他高大上的各种措施理论。
恰好这块是他最欠缺的,书上得来终是少,得真正跟着下地去耕种,亲身真实体验过才知道。
先前还在想怎么跟康熙提出去庄子,他毕竟年纪小,提出来估计康熙会以为他胡闹。
没想到危机与机会并存,这么快就来了。齐佑高高兴兴,被康熙打包送去了离京城约莫百里的皇庄。
第二十二章
出行前的准备,远比种地麻烦。
君无戏言,原本康熙只想随便罚一下了事。齐佑年纪小,加上腿脚不方便,康熙哪舍得真让他去下地干活。
在京城西郊一带,比如修建得快完工的畅春园,旁边的清漪园,圆明园里都可以种地。此地离紫禁城也近,康熙打算罚齐佑去体检一两日,就回宫继续上学。
谁知道齐佑却当真了,他跑到康熙面前再次讲起了条件:“汗阿玛,除了西郊,还有哪些庄子啊,我可以看看都种哪些庄稼吗?”
康熙略微沉吟,令梁九功去拿来了留在自己手上的庄子,说道:“既然你这般有兴趣,来,由着你自己去挑。先说好啊,累了可不许哭鼻子。”
齐佑先朝康熙笑得一脸灿烂,边翻看着皇庄的资料,振振有词说道:“太痛太累了肯定得哭一哭,哭完睡一觉,就全部忘记啦。”
康熙噗呲笑了出声,虚点着他:“就你爱作怪。你且说来我听听,为何你真要去种地?”
齐佑没讲那么多大道理,只说道:“不种地吃什么呀。吃的东西如何来,如何发芽,生长,施肥,除虫,收割,我好奇得很。”
康熙神情一滞,眼里渐渐浮起说不出的温软与骄傲,摸着齐佑的脑袋问道:“那你去庄子,功课怎么办?”
齐佑早就想好了,有条不紊答道:“汗阿玛,每半个月让先生给我布置功课,然后送到庄子里来,我完成之后,半个月再来取一次。如果我功课拉下来了,我就马上回宫可好?汗阿玛,您放心,我每天都会读书写字,不会耽误了功课。”
康熙骇然,吃惊地问道:“照着你的说法,你准备在庄子里长住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