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全面推广,以及改变科举制度,光是康熙以及他们这些阿哥贵人们学习,对大清发展一点用都没有。
戴佳氏松了口气,握着齐佑的手,慈爱地说道:“我儿就是厉害。”
夸完,戴佳氏想到什么,眉头紧了紧,淡淡道:“先前宜妃与我说了几句话,听她话里的意思,你帮着五阿哥说了话,她承你这份情。”
齐佑笑了起来,直接挑明道:“她这份情,可是承得不情不愿?”
戴佳氏愣住,旋即跟着齐佑一起笑了,“可不是,瞧她的话酸得很,说什么五阿哥聪明伶俐,皇上迟早要让他去学堂读书。只可惜你与大阿哥他们一起上学了,不然五阿哥还能与你比一比呢。宜妃还说,你升上去也是好事,你开了个头,以后五阿哥也正好追上来,到时候你们还有比试的机会。”
齐佑笑着道:“能互相督促着学习,汗阿玛也乐意见到,只五哥要辛苦了。”
戴佳氏抿嘴笑,“可不是,只苦了五阿哥。如今后宫中,就她养了两个儿子,心气高得很。”
齐佑宽慰戴佳氏道:“额涅不用管那些,天底下聪明人多得很,若是要比,哪能比得过来。我反正只管努力学我的,其他哥哥弟弟们,能一起学习好,我求之不得呢。”
戴佳氏笑着说可不是,“天气冷,等下你在我这里用饭,我们吃锅子,草原上新来的羊肉,鲜得很。”
齐佑笑着说好,戴家氏都能吃上蒙古来的羊肉,看来她在后宫中再不是小透明,怪不得宜妃会酸。
齐佑太了解如宜妃这样的心态。
平时不看在眼里的人,突然比你厉害,就好比要靠自己接济的穷朋友,突然发了财,两人之间的关系反了过来,心中肯定不舒服。
若是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等到只能仰视对方时,微妙的嫉妒就变成了恭谨。
齐佑感到没劲得很,他不想被不时从幽暗处冒出来的藤蔓缠足手脚,他想要有更旷阔的天地。
年后开学,齐佑没打算客气。第一天上学,就将先生张英布置的功课,不仅完成得让人无可挑剔,还是超额完成。
多写十篇大字不算什么,只齐佑的十篇大字,不是他以前常写的台阁体,而是习颜真卿的行楷。虽说笔画稍嫌稚嫩,却已经隐隐有了颜真卿的遒劲与风骨。
默诵上,齐佑多背了十首诗。其中三首是长的乐府诗,包括最长的《孔雀东南飞》。
张英端看着时辰,与底下一众目瞪口呆的阿哥,本想出言打断齐佑,瞄见康熙背着手站在窗外,微眯着眼睛,满脸享受在听着齐佑背诗。他嘴刚张开,便紧紧闭上了,跟着听得十分投入。
齐佑背完诗,张大嘴的三阿哥率先回过神怪叫道:“老七,你不是人......”
康熙走进屋,一眼斜向三阿哥,三阿哥的话顿时卡在了喉咙,耷拉着脑袋悻悻躲避。
张英忙请安,康熙摆了摆手,眼神扫视了一圈屋内,在齐佑身上停留住,笑着说:“你先坐下,来人,给七阿哥送茶进来。”
梁九功亲自给齐佑送了热茶,他谢了恩,坐下来慢慢吃茶,听着康熙问话:“看完七阿哥的功课,你们有何启发?”
第十九章
既然康熙开了口,就是再傻,都会赶紧表决心。
三阿哥嘴最快,虽然脸上还是岔岔不平,已经率先开口说道:“汗阿玛,我明天也会多完成十篇.....不,十五篇大字。”
他到底没敢说也要多背十首诗。
四阿哥比较谨慎,斟酌了下说道:“汗阿玛,我明天会多写五篇大字。虽说在数量上比不上七弟,我会将字写得更工整些,学着七弟那样,开始学习别的字体。”
大阿哥很郁闷,从内心来讲,他觉着自己可以开始去当差了,跟一群小屁孩们混在一起读书不说,还得被他们比下去,实在是没脸啊!
形势逼人,他不得不跟着说道:“汗阿玛,明天我也会多写十.....十五篇大字,另外多骑半个时辰的马。汗阿玛,今年木兰秋狝,若是汗阿玛带我前去,我一定要赢下骑马比试。”
康熙面色寻常,听完几个儿子们的话,并未多加评价,只唔了声,说道:“你们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知晓上进乃是好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懂得避开自己的弱处,也算是一种进步。”
这些话,康熙说得还委婉了些。他不欲打击几个儿子的积极性,他们若是真能与齐佑比,康熙就不会客气了,肯定得拿鞭子抽着他们上进。
要追上齐佑,仅仅是勤奋努力远远不够。
大字可以练习,假以时日,哪怕成不了书法大家,总能写得像模像样。
但是背诵,就得纯粹靠脑子。兴许读上一百遍一千遍能记住,架不住齐佑只读一两遍就背得滚瓜烂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