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高照,照在身上依然寒意浸人。齐佑望着忙碌的营地,说不出的怅然。
他真一点都不在意几人的态度,更不会鄙夷与感到麻烦,只有深深的怜悯与心酸。
愚昧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要想彻底改变,只能靠着读书教育,带他们走出深山,去看外面的世界。
他们生长在此,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辛苦,方堪堪活了下来。
在以前的记载中,将他们视作野人,用武力征服他们。
后来朝廷能接受他们的投奔,也是为了安抚边关,向他们征收贡品。打仗时,召他们上战场,用他们去迎敌。
朝廷对其他百姓的救助与安抚,从来没有他们的一份,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也没真正拉他们一把,带着他们走出去,走向外面的文明。
如果真有诸神,神佛从来没有照拂到他们。他们只是一群被遗落在世间,如蝼蚁般苟活着的生命罢了。
萨布素他们不会懂,也不会理解。
康熙同样也不会。
齐佑既然看到遇到了,又如何能生气,如何能看不起他们,如何能忍心不管,再次抛弃他们?
第七十六章
新增添了人口, 除了粮食之外,还有教化的压力,齐佑却没有功夫想太多,只能一股劲儿往前冲。
上山容易下山难, 路上滑, 他们带了鱼, 就更加难走了。
加上多了两百多人, 走得就更加慢,比上山时多了一天, 口粮不够, 大家都省着吃了个半饱。
齐佑还是第一次尝试真正饿肚皮的滋味,这也不是什么坏处,对苦难,认识得更深了些。
下山时,齐佑提前交待了土谷素几人, 让他们推着鱼进了村子。
黄昏的夕阳余晖下, 他们一群人进了村。村子里的人听到动静,纷纷跑出来看热闹。
常德先前得了叮嘱, 扯着嗓门儿,将冻鱼拍得啪啪响, 不遗余力宣传鄂温克几个部落,吹嘘他们不仅会抓鱼,还会打猎。
众人看到陌生人到来, 跟逃荒都不如,开始时戒备又鄙夷, 听到常德这般一吹, 脸上的神色好了些, 好奇上前询问搭话。
几个部落之间用蒙语可以交流,你一来我一语,毕竟都是在战乱之中没了家园的一群人,一时说得还挺热络。
这边在热闹,村口的路边,一群与三个部落差不多模样,甚至比他们还惨的一群人,畏畏缩缩朝这边走来。
有眼尖的人认出了他们,顿时大叫一声:“这不是少布吗?”
听到他一喊,其他人跟着定睛一看,将其他人也认了出来。除了少布之外,还有另外被赶走的几家人。
土谷素他们新来,不知发生了何事,莫名其妙看着大家。
有那嘴皮子利索,喜欢传话的,立刻绘声绘色说了缘由,末了撇了撇嘴:“活该,好日子不过,成日尽惹是生非,这下知道好歹了吧!”
齐佑禁不住低头,微微一笑。
这些人回来得太是时候了,正好给三个部落的人上一堂深刻的课,比起齐佑的威胁来得还有用。
少布可怜兮兮走上前,“噗通”,双腿一软在齐佑面前跪下,痛哭流涕道:“七阿哥,我们错了,以前是我们不懂事,请您原谅我们吧,我们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啊!”
其他人见状,跟着纷纷上前跪下,磕头如捣蒜,哭着求情。
齐佑皱起了眉头,看向一旁的萨布素,说道:“你处理一下,把土谷素他们安置好。”说完转身就走。
萨布素愣了下,忙厉声呵斥道:“起来,都起来,别挡着道!”
身后少布还在哭喊:“七阿哥,您行行好,可不能不管我们啊!”
齐佑脚步未停,朝院子走去。
慈不养兵,他的慈悲也有度。少布等人,他原本就没打算赶走,也不会随便他们一哭,就让他们留下。
就算一个大家庭,都有无数的矛盾,何况是几个部落聚居在一起。如果不立下规矩,就得彻底乱了。
回到院子,得高与桂和带着两大桶鱼跟着回来了,问道:“七阿哥,这些鱼您打算如何处理?”
齐佑说道:“叫上护卫一起,去将鱼收拾好,晚上清蒸两条来试试,其他的,抹上盐与姜,加上些许的酒去腥后,利用烧炕的灶头烘干。”
等齐佑换了身衣衫出来,呼吸间都是鱼腥气。他下意识屏住了呼吸,苦中作乐安慰自己,等到闻久之后,也就习惯了。
到了晚上,萨布素与常德来了,两人同样闻到了浓浓的鱼腥气。
萨布素呲着牙,用手在鼻子前扇了扇风,干笑道:“七阿哥这院子,真跟卖鱼的铺子一样了。”
齐佑哈哈笑,招呼他们坐下,说道:“闻上一段时日就好了,这都是银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