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高上前,满脸的惊惶失措,急着说道:“七爷,常平仓......,常平仓果然走水了!”
桂和紧跟着补充道:“管着仓库的陈老二与李大,两人一并被烧得遍体鳞伤,连着账本,如今死活还不得知。”
得高这时缓过了一口气,心有余悸抹了把脸:“七爷,幸好您有先见之明,火暂时扑灭了,粮食没损失多少。不过,我们的护卫太少,只怕看不住啊!七爷,接下来该怎么办?”
齐佑眼神闪过阵阵寒意,常平仓早就是大清的一大脓包。他埋的这根针,随便乱戳一个,就戳中了。
怎么办!
粮食肯定不能损失,这根针,齐佑同样要戳向高坐龙椅,使劲帝王心机手段的康熙!
第六十五章
张家口隶属宣化府万全县, 离京城不算远,与蒙古的贸易榷场也在此。因着地势原因,一直很繁荣热闹。
齐佑先前将银子交给户部的时候,说得模棱两可, 并没有点明要从张家口接受粜粮。
压根不用怀疑, 一旦与钱粮沾上边, 买进卖出的, 简直是滋生腐败最好的温床。
按照张家口的大小与繁荣,被划为大的县, 朝廷规定必须有不低于三万石的粮食储备。
这里面, 含着多笔算不清楚的账。比如粮食价钱不透明,丰年买粮,都靠当地官员的判断。
什么时候买,以什么价钱买,这里面的文章就多了。
粜粮出去, 粜给谁, 什么价钱,随随便便就能从中捞钱。
荒年赈灾, 究竟有没有开仓放粮,放了多少, 放的是什么粮,全靠他们的折子上报。
对于这些很难查清楚的烂账,当地的州府以及仓官不会那么害怕。
得高与桂和第三天才回来, 齐佑只一想就知道,当地的仓官肯定拖住了他们, 急着在与上面的人在商议对策。
到了烧库房这步, 就是常平仓里面的粮食有亏空。
如果遇到查库, 他们根本不怕。除了上下勾结坑壑一气,还可以借已经粜出去,还没来得及补仓为借口。
齐佑这次基本是闪电袭击,官员来不及动作,只能铤而走险。一把烧掉仓库,来个死无对证。
一把火烧掉,从古到今,手段虽低下,却很管用。
先前齐佑派得高与桂和过去,早就交待好,务必要看好仓库,早就防着他们这群丧心病狂之人干出这种事。
齐佑略我沉吟,连声吩咐道:“得高,你回京去报信,亲自跟汗阿玛说清楚情况。记得不要怕,将前后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说清楚就行。桂和,你跟着我赶去张家口。林大牛,你多看着大家,带着他们慢慢来。”
这几人长期跟在齐佑身边做事,早就熟悉了他的风格。很快大家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行动起来。
齐佑带着桂和与护卫疾驰向张家口,一路不停,到了午后,就到了张家口城门前。
这里的官员也消息灵通,早就有人守在京城到张家口必经之路边。远远见到齐佑的影子,变急急忙忙赶回去报信了。
齐佑一到了常平仓大门前,县令徐仲升赶紧迎了上前拱手见礼。他先介绍了自己,眼里精光闪动,面上却很憨厚,客气恭敬问道:“可是七爷?”
“是我。”齐佑朝徐仲升颔首,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护卫,也没绕弯子,说道:“听说常平仓起了火,里面这么多粮食,要是烧掉就太可惜了。徐县令,你领我进去看看。”
徐仲升为难起来,说道:“照理说七爷要去看常平仓,下官自当领您进去。只常平仓乃是衙门重地,如今又发生了起火的事情,这.....”
迟疑了下,徐仲升叹息了声,一副不敢隐瞒,全盘托出的模样,烦恼无比地道:“不敢瞒七爷,先前这火就起得蹊跷,灭得也蹊跷。如今衙门还在查,这火究竟从何而起,里面的粮食究竟损失了多少。还有呐,看管仓库的两人,唉,烧得真是惨,没多久就断了气。一大家子老小都得靠他们养着,这主心骨一去,家里就跟抽了脊梁骨,唉,下官亲自前去探望过,实在是不忍猝视。”
脑子转得还真够快!
齐佑听徐仲升话里的意思,这是要将失火与粮食的亏空,顺势推到派来的护卫身上,也就是他身上了。
齐佑抬眼,打量着高高常平仓外高高的院墙,微愣之后,不禁哂笑。
只怕他们早就打好了主意,顺势放护卫进去,然后再放火,搁在这里等着齐佑呢。
齐佑看着徐仲升脸上一片凄然,连眼眶都红了。
是个人才,就是不做人。
齐佑淡淡问道:“徐仲升,汗阿玛的圣旨,你都看到了?”
徐仲升愣住,说道:“回七爷,下官已经看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