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卷王(119)

作者:映在月光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见佟国纲一众不过百人,噶尔丹轻蔑一笑,大声下令:“领头的给本王带来,其余人,都给本王活捉了。谁抓住了,就归为谁的奴隶!”

噶尔丹的亲兵立刻怪叫起来,如同嗜血的猛兽,呼啸着朝佟国纲他们追来。

佟国纲焦急万分,暗叫一声不好。这怕这次,是要交待在这里了。

眼见追兵越来越近,佟国纲热血上涌,心一横勒住了马,振臂疾呼:“噶尔丹就在前面,杀了他,取得他的狗头,回京加官进爵!”

跟着使团前来的兵,全部是康熙挑选的精锐,勇猛无敌。听到佟国纲的话,立刻掉马转头,就要迎着噶尔丹的兵冲去。

这时,尖锐的哨声响起,佟国纲浑身一震,狂喜着吼道:“撤退!撤退!”

这群兵也听到了哨声,毫不犹豫勒马再次掉头,跟着佟国纲向前狂奔。

噶尔丹骑在马上,看到这群人停下,又紧急掉头跑了。他愣了愣,似乎察觉到了不对劲。

听到前方传来的动静,噶尔丹神色大变,手一挥,下令所有人回营。

身后,马蹄阵阵,地动山摇。

“轰!”

炮火飞来,在亲兵中炸开,血肉四溅。

第五十三章

紫禁城乾清宫。

齐佑的急信走了“八百里驿递”, 很快送到了康熙手上。几乎是前后脚,喀尔喀的近况随之飞抵京城。

喀尔喀的紧急信,禀报了噶尔丹前来攻打,喀尔喀的惨况。当地百姓流民来奔投, 官员不敢擅自做主, 请朝廷下旨意。

而齐佑的信, 因为情况紧急, 未能如以前那样分析详尽,而更像是一篇征讨噶尔丹与罗煞兵檄文。

康熙看着齐佑的信, 好似喀尔喀的情形跃然于纸面, 铁马金戈,气壮山河。

信里,除了痛陈罗刹国的两面三刀,噶尔丹的狼子野心,齐佑还提出了他的观点。

那就是打, 建议康熙迅速抽调周围的兵力, 不客气回击。

打仗除了一腔热血之外,还得要看如何打, 以及胜算的分析,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齐佑分析得很简单, 但对噶尔丹与罗煞兵的描述,每一条,都让康熙无法拒绝。

噶尔丹是康熙的心腹大患, 无时无刻不想着能将他抓住,凌迟处死。

若是这次能活捉住他, 哪怕捉不住, 直接让他死在喀尔喀也行。

打仗不能说打就打, 康熙迅速让梁九功传重臣前来御书房商议,太子大阿哥也一并叫了来。

与以前一样,听到了喀尔喀的情况,彼此各抒己见,主要分为了三派。

一是主战派,以重回朝堂的李光地与对康熙知之甚深的明珠为主。

李光地说道:“皇上,如今索大人与佟大人他们前去与罗刹国和谈,噶尔丹却心怀不满,誓要破坏两国的邦交。如果大清不管,罗刹国会如何看大清,恐令他们更有恃无恐。”

大阿哥年轻气盛,听到噶尔丹居然敢直接前来进犯喀尔喀,跟在李光地后面激动地说道:“汗阿玛,噶尔丹实在可恶至极,这次一定要狠狠打他们,打得他们满地找牙,再也不敢惹大清!”

另一派是中立谨慎派,以两朝老臣,保和殿大学士王熙,左都御史马齐等人为主。

几人坚持以稳妥为上,需要弄清楚当地的局势再做打算。

第一次与噶尔丹正面开战,粮草调度,以及派谁领兵,也得慎重考虑。

另一派则是反战派,以伊桑阿为主。他认为喀尔喀局势不甚明朗,贸然出兵,会激怒好不容易同意和谈的罗刹国。

若是着急忙慌开战,战败后,还会惹来他们的耻笑。令谈判陷入被动不说,兴许罗刹国一怒,还会终止谈判。

大阿哥气尤未平,大声质问道:“难道就允许噶尔丹大摇大摆前来,再耀武扬威离开?我虽然不清楚,可这里面没有罗刹国在背后使坏,说什么我都不信。”

伊桑阿看了眼年轻冲动的大阿哥,眼神再从安静坐在那里的明珠身上扫过,不紧不慢说道:“大阿哥,漠北蒙古地广人稀,如今噶尔丹的兵在何处,估摸着都无人知晓。等到朝廷兵马开至,说不定噶尔丹早就回西北了。”

大阿哥一愣,下意识看了眼康熙以及太子,还有明珠等人。他犹豫了一下,愤愤不平哼了声,到底没再说话。

太子则从头到尾未作声,只大阿哥退下之后,嘴角微不可查撇了撇。

御书房里都是康熙的肱股之臣,他坐在御案之后,面无表情听着大家的意见。

每个人的话听起来都有道理,只不知为何,康熙心中却掩饰不住的失望。

无论哪一方,都只顾着坚持己见,慷慨陈词,却无人提出该如何打,如果只观望或者干脆不打,接下来又该如何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