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商量了一回,把宁宅锁了,只留两个人看屋子,宁家的大部分人还是住到巡盐御史衙门,也方便宁安华管束。
假期已过,宁安硕和宁安青继续上学。张先生年轻举子,可称一句才高,两人又各自有伴,一日比一日更进益了。
林如海虽有半个月婚假,却只在家里歇了五六日,就仍每日出去办公事。
但他不论再忙,只要身在扬州,必会回来陪宁安华安歇。
扬州城中,各家夫人太太开始给宁安华递帖子求拜会。还有各处的盐商也开始想尽办法给她送礼打通关系。
巡盐御史衙门不好进,竟有直接往无人的宁宅里丢礼物的。
宁安华大长见识之余,干脆连看房子的人也不留了,命全搬进来,直接找中人把宅子卖出去。
这样还险些被盐商们高价买去。
旁观一百次,也不如亲身经历一次叫她明白,林如海这个两淮巡盐御史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可就算前两年贾敏重病,不好见人,也不至于到了她就有这么多纷纷扰扰过来呀?
林如海也甚为不解,命人打听了几日,才知道原来各处的人见他如此郑重厚礼聘娶续弦,聘礼盖过国公府出身的原配,必是极看重极爱续弦夫人。
续弦夫人的出身又不高,若想法子打动了她,她枕边风一吹,让他们多拿几个盐引,岂不赚大了?
与此同时,九月初九,赖大女婿一行两人已经带着宁安华嫁妆的消息,快马赶回了京城。
第28章 细水长流
林如海是让林平去查的。
而这日林平整理完所有的消息想禀报时, 林如海已经回后院去了。
老爷在巡盐任上比从前都忙,一年至少出门四五个月,就是在扬州, 也常有忙到二更天三更天的时候。
更别说就算是十五年前,老爷也没有天天回后院的日子, 若忙到太晚, 就直接在书房歇下了,如今却日日要回去找新太太。
别人见了老爷给新太太那些聘礼, 对老爷现下这般也不觉得有什么——毕竟是新婚, 新太太又是表姑娘。
但依他看, 老爷和新太太并没亲热到这个份上。
做下人的不好议论主子,这些话他只心里想过,并没和别人提起, 连家里的婆娘都没说过。
不管怎么说,上头的主子们一心,他们做奴才的日子才能好。
新太太的规矩比贾太太的还严, 比原来做表姑娘的时候威严多了,家里本来有几个心浮的人, 不用新太太出手, 就自己把那点心思给压回去了。
林平自认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别说现在知道老爷这么看重新太太, 就算是新太太做表姑娘的时候,他也从来没有轻疏慢待过,可、可这不代表他愿意扰了老爷和新太太的好事啊!
但老爷说了,让他一有消息立刻回报。
林平把西洋珐琅嵌宝小怀表塞回袖子里, 提着心和正院守门的婆子问:“老爷太太歇下了没有?”
不知该说幸好还是说不幸,老爷和新太太还没睡下。
他在门口等着, 从屋里出来一个大丫头亲自领他进去——他认得是菊影。
老爷和新太太一起在堂屋等他回话。
进了屋子,他瞥见新太太似乎连头上簪钗都去了,忙死死把头低下去。
事关新太太,还不是什么好话,他也不大敢说。
可老爷让他回,他只得把他知道的都说了。
新太太好像没生气。
新太太问老爷:“咱们的婚事并没大办,只请了扬州城中十来家人,不过聘礼嫁妆多了些,这才几日,外头怎么就传成这样了?再者,这话中只提聘礼,一句不说我的嫁妆,我虽把嫁妆自减了些,却不信家家都能拿出五万嫁女儿,竟这么不值一提了?”
林平心中一动。
新太太只怕不是在抱怨她的嫁妆不被人重视,让她没面子。
宁安华确实觉得盐商们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背后一定有推手:“聘礼是四月二十九送的,到现在四个多月,晒嫁妆却是八月十六的事,过去了大半个月,也该各处传开了,又比聘礼更近,该有更多人说。如今他们只字不提我的嫁妆,言语里竟似我是小门小户出身的,没见过什么世面,所以好用金银打动。你说可奇怪不奇怪?”
林平光在底下听着,就觉得冷汗直冒。
若真是有人谋划,那一定是冲着老爷来的。
是他亲自去查的,他怎么没想到这些?
太太这份心智……真是……
那这事后面会是谁呢?
宁安华看着林如海。
林如海的面色着实不甚好看。
他命林平先回去,然后请宁安华一同回卧房。
宁安华搭着他的手起身,见他正思索不说话,便也不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