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挺邪门的。”在所有人复杂的目光里,太子竟捧哏似的回了沈决一句。
沈决立刻又道:“光邪门还不算完,正是因为首辅大人的阻拦,导致我们没能及时找到贼赃,后面杭州连降暴雨江水决堤,织造局整个被大水冲毁,所有的证据都没了,就连那几个犯事的官员也被大水冲走了。
太子殿下,臣说句实在话,要不是臣知道首辅大人素来刚正不阿廉洁奉公,臣都要怀疑他和那些贪官奸商有勾结了,再不然就是和明昭余孽有勾结,故意弄出一个公主像来蛊惑民心。”
说着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冲嘉和帝哭诉道,“陛下总说臣在拆除长宁公主庙一事上没有尽心尽力,您要是看到那天有多少人对着石像磕头,您就知道臣这差事有多难办了,陛下您给臣评个理,就算首辅大人没有和明昭余孽勾结,他这样做是不是在给臣添乱,陛下,你要为臣做主啊!”
“……”
这一番唱念做打,把满殿人都看得目瞪口呆,除了宋悯和五皇子一党,所有人都恨不得给他鼓个掌。
难怪掌印大人从头到尾都这么淡定,原来杀手锏在沈指挥使这呢!
这一招真是绝了!
自从出了长宁公主鬼魂复仇的传闻之后,嘉和帝最讨厌听到的就是长宁公主这个名字,沈决这话不管有几分真几分假,宋悯挖出长宁公主像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尤其是听到百姓们都给长宁公主磕头,嘉和帝更是气得脸色发黑,将龙椅重重一拍,已顾不上再管织造府的事,直接提着宋悯的名字问道:“你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宋悯恨沈决恨得牙痒痒。
为了提防江潋剑走偏锋,他事先已经做了好多种应对方案,甚至连杜关山会说什么,陆朝宗和太子会说什么,杜若宁如果突然出现该怎么做都想好了,只是千想万想都没想到,江潋的偏锋竟然是沈决。
他方才好不容易才将话题拉回来,被沈决这么一嚎,怕是又要费一番周章。
而且他原本还打算利用沈决放着案子不查却跑去杭州的事实,来证明江潋要在吴山寻先皇的宝藏,从而进一步引导皇上相信江潋已经和杜关山勾结。
哪成想这个死沈决却先发制人,一通胡搅蛮缠,不但把自己和江潋摘得干干净净,还把他给绕了进去。
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厚颜无耻这人,这种人是怎么平安活到现在还没被人打死的?
宋悯气得要吐血,恨只恨自己的队伍里全是老成持重思虑周全之人,竟没有一个像沈决这样的厚脸皮。
不对!
他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种胡搅蛮缠不按套路出牌的招数,应该不是江潋和沈决想出来的吧?
李长宁!
肯定是她!
只有她才知道该怎么对付他。
她知道他注重逻辑,喜欢面面俱到,步步为营的打法,所以,她就让沈决装疯卖傻,打断他的逻辑,扰乱他的节奏,让他不能按照自己事先想好的策略按部就班地展开攻击。
而他一旦被逼到墙角,没办法反攻,就有可能失去理智和他们来个玉石俱焚,对皇上说出她的真实身份。
对,这就是她的目的,她就是想把他逼上绝路,逼着他亲口向皇上承认她的身份。
她休想!
.
第354章 岳父大人说话能不能不要这样扎心
宋悯想到这些,不禁又惊又怒,立刻迫使自己冷静下来,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不要上李长宁的当。
“陛下明鉴。”他调整了几个呼吸之后,撩衣跪倒在地,“沈指挥使所言不假,臣确实是在吴山挖出了长宁公主像,但他所言只是表象,并非全部内情,具体情况如何,请陛下听臣从头细细讲来。”
他说到这里,停下来等着嘉和帝同意,心里却在利用这片刻的时间迅速思索。
因他直接与嘉和帝对话,无论是太子还是沈决都不敢再随意插话,便也不能再打断他的思路。
嘉和帝目光沉沉看着他,若是换了平常,定会怜惜他柔弱的身子骨,让他起来回话,然而眼下却没有,只是颔首道:“你说吧,朕听着。”
“臣遵旨。”宋悯应道,人虽跪在地上,腰背却挺得笔直,轻咳几声说道,“臣方才说了,臣因怀疑江掌印南下另有所谋,便派人暗中跟踪监视,自己也称病在家休养,悄悄南下去了杭州。
临近杭州时,臣收到殷九娘的密报,密报上说江掌印和若宁小姐在吴山寻宝藏,臣便想,江掌印此行明明是为了查织造府的案子,为何到了杭州却不查案,反倒寻起了宝藏,倘若真有宝藏,为何他竟隐瞒不向陛下禀报,却和他一直反对不愿结亲的若宁小姐一同去寻,臣斗胆请问陛下,这事若换了陛下,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