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我明白,我不当娘也一样明白。”杜若宁连声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养儿方知父母恩,先生都教了。”
“你明白就好。”云氏见好就收,将她紧紧搂在怀里,母女二人和好如初,唯独把杜关山晾在一旁。
杜若宁靠在云氏怀里,想起自己的母后,那时候她跟着师父出征,母后总是从她走那天就开始吃斋念佛,抄写经书,拜遍满天神佛,只求她能平安归来。
后来父皇做主将她许配给宋悯,母后唯恐宋悯不是良人,明里暗里对他多方试探,甚至派人跟踪宋悯,看他会不会去烟花之地,每次见到宋悯都要非常严肃地叮嘱一番,让宋悯对她好一点,别让她受委屈。
所以天下当娘的都一样,不管贵为皇后,还是平民百姓,最大的心愿不过就是儿女平安喜乐,各自有幸福的归宿。
尽管有时候她们也不知道究竟哪个归宿是幸福的,但她们的心永远是不掺假的。
现在想来,宋悯那时在母后面前表现的真好啊,又听话,又细心,又体贴,不管母后说什么,他都认真倾听,牢记在心,还不止一次地向母后保证,一定会对她好,把她当成眼珠子一样疼爱。
母后相信了他的话,大婚前一晚还告诉她,这个女婿还是很靠谱的。
结果,就是这个很靠谱的女婿,在那一晚引来叛军,血洗了皇宫。
所以,阿娘的担心其实都是多余的,她已经见识过男人的无情,重来一次,怎么可能还陷入情爱的网罗,她不止不会嫁给江潋,她也没打算嫁给任何人,来自男人的伤害,一次就够了。
而她对江潋的好,完全与情爱无关,只因为江潋是她的故人,是她当年亲手救过的孩子。
她接近江潋,更加不是为了男女之情,一多半是出于试探和利用,只是这些她不能和阿娘一一说明。
如果她告诉阿娘她没打算嫁人,阿娘兴许比现在还着急。
不知道那样一来阿娘会不会退而求其次,认为哪怕嫁给江潋也比一辈子不嫁要好。
杜若宁忍不住笑起来,只是这笑容有几分苦笑的意味,从现在开始,她的行动会更加不自由,想出一趟门都是难上加难。
管他呢,走一步看一步,只要她愿意,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马车在国公府门前停下,云氏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吩咐道:“不要停在外面,直接进府去。”
“不是的夫人。”车夫在前面回话,“是首辅大人来了。”
“宋悯?他来做什么?”云氏立刻沉下脸,“不用管他,他敢拦着,就从他身上碾过去。”
.
第203章 咱家帮你们把眼珠子挖出来可好
车夫当然不敢真的从宋悯身上碾过去,犹豫道:“这,这不好吧?”
人家好歹是当朝首辅,不让进门就算了,哪有从人身上碾过去的道理。
云氏自然知道不行,她不过是说气话,当下踢了踢杜关山的脚:“你还坐着干什么,下车去把他撵走。”
“是,夫人。”杜关山不伦不类地对她行了个小厮的礼,起身掀开车帘出去了。
云氏又气又好笑,对杜若宁抱怨道:“我就没见过他这么不正经的男人,哪有半点国公爷的样子。”
“那你休了他好了。”杜若宁道,“趁着还年轻,再看看有没有合心意的男人。”
“……”云氏伸手戳了她一指头,“你快跟你爹学出师了。”
杜若宁揉着额头直乐:“看来阿娘还是舍不得。”
云氏板起脸:“别吵,咱们听听姓宋的要做什么。”
母女两个安静下来,侧耳倾听,第一句便听到宋悯说:“我有事要见若宁小姐。”
云氏竖眉就要开骂,被杜若宁拦住。
杜关山在外面回他:“你以为你是谁,我女儿岂是什么阿猫阿狗想见就能见的。”
云氏扑哧一声笑了。
宋悯轻咳几声,坚持道:“我只是同若宁小姐说几句话,还望定国公行个方便。”
“老子若是不行这个方便呢?”杜关山粗声道。
“那我便只好用强了。”宋悯道。
随着他的话音落地,外面响起兵器出鞘的动静。
“他居然带了兵吗?”云氏吃了一惊,忙换到另一侧车窗边,掀开帘子往外看。
杜若宁也跟着往外看,见宋悯一身白衣弱柳扶风地站在杜关山对面,在他身后,是一队严阵以待的卫兵。
“这个疯子,他要干什么?”云氏气不过,对杜若宁道,“你在车上坐着,我下去瞧瞧。”
“还是我去吧!”杜若宁道,“光天化日的,还是在咱家门口,他能把我怎么样,我早点打发了他,免得大动干戈的又引来民众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