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天了,他始终没想好,到底要不要用这个新络子换下腰牌上的旧络子。
算了,他都已经决定要和小丫头划清界限了,干嘛还要用她打的络子。
可是,一个络子而已,就算用了又有什么关系,反正这些络子都长得一样,倘若被她发现,大不了说是自己买的。
再说了,他以后都不见她了,腰牌自然也不会被她看到。
这样想着,他便掏出腰牌,解下旧络子,把这个新的换了上去。
另外还有一只新的,等这只用旧了再换上,这样一来,几年都不用再买新的,倒也省事。
他一边换络子,一边胡思乱想,想着想着手上突然一顿,猛地坐直了身子。
望春是个很细心的人,用完了腰牌肯定会当面还给他,不可能随便放在书案上。
所以,腰牌是谁放在那里的?
肯定是那个大骗子,烦人精!
她是怎么拿到腰牌的,她拿着腰牌去干了什么?
去曹广禄的房间,趁他不注意留了字条之类的东西吗?
一定是这样!
这个小滑头,看来得把她带到东厂去好好审审了,不然她真以为东厂督公是吃素的。
可是,刚决定了要和她划清界限的。
那就审完再划清好了,左右不差这一两天。
“望春,望春!”他冲着窗外叫道。
望春应声而入:“干爹,什么事?”
江潋道:“明日散学时,你在正阳路口等着若宁小姐,把她请去东厂喝杯茶。”
“好咧!”望春满口答应,“干爹可知道若宁小姐喜欢喝什么茶,云雾,雀舌,碧螺春,君山银针……”
他在这里如数家珍,心里还高兴地想,干爹终于开窍了。
数着数着感觉不对劲,一看干爹的脸都黑了,忙收了笑,愣愣道:“是,是喝那个茶呀?”
江潋瞪着他,眼珠子丝丝冒冷气:“春公公不看话本子,改看茶经了。”
.
第134章 咦若宁小姐呢
第二天,杜若宁起了个大早,和哥哥们一起去书院。
其实她很想在家陪阿爹一天,一想到江潋今天有可能还会再来,便改了主意。
昨天她费尽口舌才把江潋糊弄走,万一江潋不罢休,再来盘问她,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应付了。
所以还是不见他为好。
到了书院,同窗们都知道了定国公重伤回城的消息,纷纷围着她询问定国公的情况。
杜若宁感谢大家的关心,说父亲情况确实不太好,但是皇上赐了许多上好的药材,还派了太医去诊治,而且她们家也正在四处寻访神医,相信父亲一定能挺过来的。
寻访神医是定国公府对外放出的消息,而且父亲已经安排了一个“神医”,后天就会出现在京城,并且会正好被定国公府的人碰到。
这样一来,定国公的伤就可以奇迹般地痊愈了。
同窗们信以为真,也不好总是问个没完,便真诚地祝福定国公早日康复,而后便谈起了别的事。
曹广禄的死绝对是个大奇闻,可惜效古先生下了命令,严禁在书院谈论此事。
于是大家便只能谈论起了马上要开考的春闱。
三年一次的科考,是天下读书人最关注的事,南山书院十年间已经出了两个状元,一个榜眼,三个探花,中进士的人数也是所有书院当中最多的,就连国子监都要屈居第二。
这便是天下学子削尖了脑袋想进南山书院的原因,也是嘉和帝当年死都不肯放效古先生告老还乡的原因。
女孩子们不能参加科考,只能靠推测西院的男学生谁能拔得头筹来过过干瘾。
推测的规则很简单,大家每人说出自己心中三个最佳人选,最后统计票数,看谁的呼声最高。
问到杜若宁时,她想了半天,只说出一个薛初融。
因为西院的学生,除了三个兄长,和君子赛上收的三个徒弟,她就只认识薛初融。
要说她那三个徒弟,骑马射箭都是好手,做文章,还是算了吧!
尤其是那个蔡青,用效古先生的话说,脑袋里住着一个吃字虫,把他学的知识全都吃了。
“杜若宁,你整天就知道薛初融,你不会真的喜欢他吧?”
杜若宁一说出薛初融的名字,陆嫣然就开始在底下起哄,一句话就把大家的讨论方向给带偏了。
“不是吧,不是吧,杜若宁你居然喜欢一个呆子?”
“天呐,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你父母不会同意的。”
杜若宁:“……”
什么跟什么呀,这些人脑子里是不是没别的了,一天到晚就是情情爱爱,不害臊!
“我哪有,我本来就只认识他一个呀!”她大声解释道,又没好气地推了陆嫣然一把,“你能不能别瞎说,我认识几个人你不知道吗,我三个哥哥都不参加,剩下就是你那三个师弟了,你觉得他们谁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