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离接过匣子打开,只见是一双兔绒的白色手套,看起来毛茸茸的,十分暖和。
沈离望着那双手套,表情怔然了片刻,崔茵茵见状,将手套取了出来,又将匣子放在一边,随后将手套塞进沈离的手里。
“快试试吧,若是合适的话,哥哥也能放心。”
手心触碰到的兔绒软绵绵的,很舒服,他缓缓将手套套上了自己的双手。
崔茵茵见状,笑着说:“还蛮合适的嘛,看来哥哥挺有眼光的。”
沈离忽然想起之前跟他提过一次自己的手爱生冻疮的事,只提过那么一嘴,他便记下了。
此时此刻,满脑子都是那人嬉笑怒骂的模样……
“对了,您还有什么事吗?我刚好有急事出去。”
沈离回过神之后,朝她微微点了点头,随后忙转身驾马离开。
崔茵茵望着那个匆忙离开的背影,神色有些复杂。
沈离快马加鞭,眼下竟迫切的想见到那个人。
快马赶到皇宫,他并未见到宣辉帝,说是有重要的事跟人商议,让他先在外面等待片刻。
沈离心下着急,哪里还能静的下心等,只得四处走动,让自己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
心不在焉的绕到了一处假山后,他望着面前波光粼粼的池水,心里似乎能平静半分。
随之便听到身后传来的动静。
“仲谦,对于此事…你有何想法?”
沈离微微侧过眸子,便见太后吴氏和太尉曹仲谦正面对面的站着谈论着什么。
沈离本没心思听,然而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心里一紧。
“此事…倒也好办,您若是觉得那崔锦昭是个绊脚石,除掉便是。”
吴氏沉思片刻道:“眼下还不可,即便哀家再怎么看不上那个小子,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有一定的能力,否则又怎会在这短短几年里名声大噪?这便是皇帝想利用他的原因。”
“您的意思是……”曹仲谦似是被她点破了,猜测道。
吴氏继续说道:“眼下战事在即,除掉他自然是不现实的,当初一战,再加上近些年他累积起来的声望,定笼络了不少人心,带着骁骑营应当能抵御外敌,私人恩怨再怎么重要,也抵不过家国安危,这点远见哀家自然还是有的。”
“那便不动崔锦昭了?”
闻言,吴氏的眼眸一深,“自然不会如此轻易,此次大梁与启夏交战,若是赢了…哀家不想看到他班师回朝,若是输了…只能怪他命不好。”
曹仲谦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道:“臣…明白您的意思了,也知道该怎么做了,您尽管放心。”
听到这的时候,沈离的双眸中闪过一抹杀意,手掌也是下意识的握成了拳头。
面容坚毅,似乎在那一瞬间,做了某种决定。
反应过来手上还戴着毛绒手套,他缓缓松开拳头,将手套取了下来,塞进了胸前的衣衫里。
他站在宣辉帝的御书房外等了许久,一直未曾听见传召,他最终忍无可忍,强硬的闯了进去。
门前守着的太监见他面色森冷,拦都未曾拦住。
沈离闯进去时,几位武将正与宣辉帝聊着什么,见他进来,皆是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巴,将视线投向了宣辉帝。
李忠踉跄的跟了进来,无奈的对着宣辉帝说:“陛下,离王…擅自闯进来,他们没拦住。”
宣辉帝不动声色的看了沈离一眼,随后给那几个武将使了个眼色,随即几人便行了一个礼之后,很识相的退了下去。
那些人离开之后,房中便只剩下连带李忠的三人。
宣辉帝主动问道:“九弟这般匆忙的赶过来,发生什么事了吗?”
沈离径直走到了他的面前,面色严肃道:“皇上,什么事…您不清楚吗?”
宣辉帝不明所以的看着他,说:“还请九弟明示。”
沈离站在书案前,目光直直的盯着宣辉帝道:“此次启夏本就是抱有目的而来,你竟直接派遣他过去,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宣辉帝故意想了片刻,“九弟说的是…崔将军?”
沈离不与他演戏,直截了当道:“你难道想将他直接交给启夏,以此来休战?”
宣辉帝道:“自然不是,方才朕便与将军们商讨着应战的对策,也会即刻派人前往平凉,怎会让崔将军独自御敌?”
“可他已经走了两三天了,你现在才商议,不觉得太晚了吗?”沈离几乎是隐忍着怒气的问。
宣辉帝的视线在他的脸上扫了又扫,“九弟身子好些了吗?怎么关心起别人的事了?”
“他不是别人。”
宣辉帝的眼神中闪过一抹诧异,“九弟此话…何意?”
“他是为大梁出生入死的英雄,在皇上眼里,就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棋子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