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做的不是像谁证明她也能做到,因为她本来就可以做到。
就像好久好久之前,她说的一句话——“妇女能顶半边天不是口号,是事实,而我们要做的是‘让妇女顶半边天’。”
宋棠往李楠和雷瑛聊天的方向看了一眼:这都聊了一个多小时了,怎么还不出来?
不过她很高兴她妈能和雷瑛成为好友。
毕竟她妈跟她说瑛姨和她一样,是个想成为有影响力的人。
但宋棠现在的感悟是:有影响力不一定位高权重才行。
无论是她以前帮助孩子们,还是她现在帮助个体户们,都算是影响别人。
她要成为一个影响更多更多人的人。
第224章
宋棠为了影响更多更多人, 大力推广自己的尚木理论,到处发小册子,甚至雇人发小册子。
小册子说是册子, 其实就是一页纸,上头写着“赚钱找尚木”。
拿到小册子的人都觉得新奇, 这年头竟然有人教怎么赚钱?!
修车子的老杨把册子垫在腚底下, 摇头晃脑说道:“肯定是骗人的!谁会傻不拉几告诉别人怎么赚钱呢?”
是钱太多,赚不过来了吗?
可缺钱的,想挣大钱的人都对这个小册子上了心, 并把册子上提到的培训课时间记在了心里。
对了, 还有之前赚了钱但现在赚不了钱的人也对册子产生了兴趣。
比如黄标。
黄标算是最早抓住改革机遇的那批人,他前后卖过服装、小家电还有小五金, 有了自己的制作作坊, 可就在他实现了令人炫目的成功之后, 直线陨落。
像黄标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飞快的成功,接着飞快的陨落……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黄标想东山再起, 只是, 他不确定的是,小册子真的能帮助他吗?
接着他苦笑一声,心里说道: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碰碰运气吧。
等到了培训课开课的那一天,他发现来的人很多, 有带着孩子的妇人, 有拿着蒲扇的老人, 有戴眼镜的男人, 有穿牛仔裤的女郎……
黄标暗喜, 心想:这么多人来听课,宣讲肯定很靠谱。
但很快,他就否定了这一看法。
妇人让孩子不要着急,安抚道:“讲故事的人马上来了,你消停一会儿,别妈妈妈妈妈的叫我,吵。”
孩子抹了把脸:“讲故事的人什么时候来啊,我等不及了。”
黄标:“……”
好家伙,这哪里是来听宣讲的,分明是来听故事的!
他原本还在想,现在的妇人和孩子都如此积极了吗,竟然听赚钱的宣讲,结果发现妇人是为了哄孩子才来的。
黄标又看向拿蒲扇的老人。
他一通相貌行为分析,觉得老人应该是正当目的。
可结果老人拿出册子,摇头晃脑的说道:“我觉得这册子的内容写的不错,我来是想让宣讲的人给我设计一个,标题我都想好了,修车找老杨。”
拿蒲扇的老人便是修车子的老杨,只见他拿的册子上还有个明显的屁股印呢。
黄标听完老人的话后:“……”
这样显得他的目的有点格格不入啊!
他不禁怀疑道:难不成这些人来不是为了赚钱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册子设计的真不错,简洁明了,尤其是口号“赚钱找尚木”,朗朗上口,很容易让人记住。
黄标接着看向了戴眼镜的男人,对方一身学术气息,实在不像来赚钱的样子。
陈景见有人看他,便礼貌的点了个头。
黄标出声问道:“您是来学习宣讲课怎么讲的吧。”
他觉得自己绝对猜对了,就冲眼镜片的厚度,以及手指上写字磨出来的茧子,对方肯定是来学习宣讲课怎么讲的。
陈景:“……”
他从口袋里掏出折叠整齐的小册子,指着上面五个字——赚钱找尚木,一脸疑惑的看向黄标:“不是为了赚钱而来吗?”
然后又问道:“难道先生不是?”
黄标:“……”
呃,竟然猜错了!
但对方怎么看都不像想要赚钱的人啊!
陈景像是看出了黄标的不解,他解释道:“我以前在研究院工作,现在在首都技术发展服务部。”
陈景刚从M国考察回来,认为我们国家需要建设自己的“硅谷”,于是向有关部门写了报告,最后首都科协同意了他的想法,并赞助了三百元。
但很多人都不认同他创办服务部的做法,觉得他不务正业。
雪上加霜的是,没有一个订单。
就在陈景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的时候,他看到了“赚钱找尚木”的小册子。
他把一个卡片递给黄标:“这是我的联系方式,你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我,我叫陈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