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似双手去扶了一把,“谢谢。”
蒋音华看着她,淡淡笑道:“你的名字很好听。”
她的语气轻柔而温和,让人听着不由久放松了几分。
舒似却不敢放松,她不知道该答些什么,只能又说了声谢谢。
蒋音华言笑自若地给自己斟了杯茶,道:“前几天冬至的时候,小绍回家说交女朋友了,可把我惊着了。”
“他那个性子,从小到大都没让我们这些大人操过什么心。”蒋音华端着茶盏送到鼻尖轻轻嗅着。
“诶——就是感情方面,这些年是一点动静苗头都没有,每次一问他,不是含含糊糊就是逃了。”
她停了停,又说:“那天他回家一说谈女朋友了,我就在想他喜欢上的该是个什么样的姑娘。”
“这是他第一次在家里人面前主动提起自己的感情。”
蒋音华眼里划过无奈,笑了笑又说:“所以他应该很喜欢你。”
她低头噙了口茶,语气越发柔和,“那天他丢下这一句话就走了,问都不让人问啦。”
“所以我想啊念啊,挂在心里好几天,现在见到你了,心里倒是安稳了。”
她把茶盏搁回桌上,笑意盈盈地看着舒似,说:“小舒,我可以这么叫你吧?”
“可以。”舒似勾了勾嘴角,尽量让自己笑得自然一些。
蒋音华点了点头,“本来按理来说,感情这种事情,你们小孩谈得高兴就好,大人不该插进来搅和,免得大家都不开心。”
舒似还来不及答,就听她话锋一转说:“但你也知道,我们这种家庭,感情婚姻这些事情总是要比平常人要谨慎些的。”
来了。
舒似贴着茶盏的手指微微发紧。
“两个人互相吸引,感觉到了谈谈恋爱这没什么不好,但只有相处了才知道是不是合适。”
舒似笑得有点勉强,“阿姨您说得对。”
蒋音华的目光不着痕迹地在她紧绷的手指上停了一瞬又移开。
她专注地看着舒似的脸,眼里也依旧有真诚的笑意。
“可是很多时候,干柴烈火的爱情是很短暂的,两个人在一起想要长久,靠得不单单只是吸引,看着般配也只是般配,想要知道两个人合不合适,就需要很多其他外在的因素,比如生活阅历、兴趣爱好……之类。”
“两个人在一起,不单单是彼此,这联系两个家庭。尤其对我们这种家庭来说,因素只会更多,首当其冲的都得是门当户对。”
“小舒,也许你不会认同我的想法,但我希望你可以理解我。”
蒋音华表情诚恳道:“作为一个母亲,我自然希望我的儿子能有相知相爱的伴侣过幸福快乐的生活。”
“但他既然出生在边家,就注定他和普通人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点到为止,说完这些话,蒋音华便不再开口。
她的沉默,是在等待她的回答。
舒似嘴唇嗫嚅了两下,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的目光生涩而茫然,虚浮地飘在蒋音华的脸上,一点力度都没有。
她能说一些什么呢?
她该自信满满地说:我和你儿子是真心相爱的。
还是该据理力争地说:两个人只要相爱,就可以阻挡一切。
再或者……死皮赖脸地说:“阿姨,求求你让我们在一起吧。”
她不能。
她的所有出口早被蒋音华一一堵住。
她去争去求的每一个理由,都湮灭在对方温和但有力的话语里,再上不得台面。
舒似用力阖眼,听见自己的声音低哑地从喉咙里一点一点挤出来,“我明白的。”
蒋音华静静地看着她片刻,不由在心里叹息一声。
谁又愿意做恶人呢?
原本她以为,该是个贪物俗之欲的姑娘呢。
见过一面看上几眼,才知晓不过只是世故而已,心眼也有但不坏,命是苦了些。
可终归……是不合适的。
“谢谢你小舒,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
话落,蒋音华没有再留,起身告别离去。
舒似沉默坐着,僵硬的就像一动不动的雕塑。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她低下头去——
清晰地看见茶盏中,她的脸在褐色的茶水里一晃一晃地,变得惨淡而扭曲。
她托起茶盏轻轻地抿了一口,口感有点涩,凉得尝不出回甘。
茶,凉了。
*
周日,大晴。
舒似抱着膝盖坐在卧室窗边的榻榻米上,出神地望着远处一处大厦的标牌。
她静坐很久,直到被人拥进怀里。
他的怀抱温暖又熟悉,浸着古龙水儿的清香。
“在想什么?”边绍轻声在她耳边问。
舒似顺势把脑袋靠在他胸膛上,笑了笑说:“想我阿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