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记者留了一个电话,让佘小果回过去,说是有好事找他。
工作室就有电话,佘小果打过去,古记者很快就接了。
古记者打电话来是想问佘小果还有没有兴趣写书。她的那位编辑朋友,得知佘小果的工作室做出了华国第一个汉字系统和五笔打字系统,想邀请佘小果写本书。
要出书。
工作室顿时安静下来。
佘小果就问了,项目不是她一个人的成果,她能不能带上她的几个主要项目伙伴。
对方答应了。
米学长抓着头发,“小果,你要带我们一起出书吗?我没写过书呢。”
佘小果让他们不用紧张,她会找找其它类似的资料,找个目录过来,再让他们根据目录写就行。
“软件是我们一起做出来的,我们实事求是的写就行。作为理工生,出版社也没要求我们有多高的文彩。”
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陈芳就问了个很小白的问题,“小果,你们写的书,会印出来吗?”
佘小果很是耐心地回答,“肯定会印出来,而且那家出版社规模不小,到时书出来了,北市应该也能买到。”
米学长立即到,“那我得买一本,不,十本,留着自己看,给亲朋看。”
佘小果有经验,“出版社那边会给我们寄样书的。”
可以出书,还会送样书,他们甚至没问有没有稿费。他们觉得很神奇,向来是他们看别人的书,现在也有机会写书给别人看。
佘小果要找类似资料,她唤出了微微。
微微迷蒙着双眼,“小果,你要资料,可以,但是我的资料库并没有,只能通过网络帮你找。”
网络工作室就有,只是想起上次微微用掉的巨额电话费,佘小果还是决定等回去了再让它联网。
伙伴们已经无心工作,都在憧憬着出书的事。
佘小果想想手上也没什么紧要的工作,决定先回四合院查资料。
晚上,佘小果找了佘玲,跟她说伍国雄的担心。
如果有房子的话,入户会容易许多。
只是佘玲还在纠结,她买了房的事,要不要让伍国雄知道。
伍国雄虽然很努力了,不过他毕竟是在一个新行业,他很努力地销售,效果也很明显,工资从最初的几十元,已经涨到了将近两百元,抵得上别人四五个月的工资。可是就算如此,他也比不上佘玲的收入。
基本上,要靠伍国雄自己买房,或者伍国雄出一半的房钱,看一年后有没有可能。
可是伍国雄显然并不想一年后再结婚。
佘玲试着跟伍国雄提,有房子在北市的话,入户更容易。
伍国雄却叫她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别老想着拿钱出来买房。
佘玲于是不好再提自己已经买了房。
伍国雄新赚的钱,他都交由佘玲帮他收着。佘玲帮他放到银行存了活期。伍国雄还让佘玲有需要就花,别省着,可是佘钱一分都没动。
她知道伍国雄存钱想结婚的,自然不能拖后腿。
不仅如此,伍国雄每次拿多少钱给她,她自己也存多少钱进去,说是一起为结婚努力。
伍国雄很是感动。
佘小果唯有祝福。
伍国雄为钱而发愁的时候,康家三口也为钱发愁。康勤找佘小果借的三千五又要用光了。
按康爸爸的意思,不准备去医院了,自己在家康复,虽然慢一点,至少不用花钱。
他的决定遭到了妻子儿子的一致反对。
康勤用颤抖的声音说,“爸,我们只想要你好好的。你不知道我跟妈妈经历过怎样的恶梦!只有你好起来,我跟妈妈才能彻底放心。你好了,我跟妈妈也好安心赚钱。”
这是儿子第一次示弱,康爸爸沉默良久,总算答应配合。他们决定再找佘小果借五百。
五百块,等于一般工人一年的工资。加上这五百,他们一共欠佘小果九千。康爸爸说了,家里还有将近五千的存款,只是还得回泠江取。他是工作时出的意外,厂里答应补贴两千。
剩下的两千他们一家三口一起努力,总会还清的。
自此,康爸爸积极配合康复,另一方面,他又催康妈妈开始上班,不用天天在家陪着他。
这正中佘小果下怀。
她的汽水已经谈下来两个月有余,门面也找好了,只是没有负责人暂时搁置,就等着康妈妈有空了帮她管理。
康妈妈与佘小果约定,工资可以少开点,但是前期她隔三天就得陪康爸爸去医院。
康爸爸去医院就是一整天,她可以早上送过去,临下班接回来,其实耽误不了多少时间。佘小果看中的是康妈妈的能力,并不要求她上多少小时,自然答应。
康爸爸的情况稳定,康勤也就继续工作室的兼职。只是他下班都很晚了,大部分时间都睡在工作室那边,早上去学校的时候,会顺便拐去四合院,看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