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仅凭一个水车,说奇迹有点过了。”
沈东月示意一下,让太子去旁边说话。
“皇兄,水车只是辅助的浇水工具,但是可以让百姓省很多的力气,省出来的力气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沈东月看着不远处的大片土地,继续说道:“其实百姓不是不想要过的更好,而是被太多的杂活占用了时间,使得一天忙活下来,并没有多大的成效。”
太子点点头,说道:“只要是对百姓好的,那咱们就推行,我会让各州府的官员在地方上先推行一下,等时机成熟了,再多做一些。”
沈东月看着太子,笑了笑,“谢谢皇兄。”
“你都叫我皇兄了,肯定要支持你的,而且,这个可是对百姓好的事情,该我谢你。”
“咱们两个就别互相道谢了。”沈东月朗声笑了起来。
杨子煜也慢慢的挪了过来,看向沈东月,说道:“那个武知州的事情……”
沈东月一拍脑袋,差点又忘了,朝着太子说道:“皇兄,我答应过明州府的知州,要帮他跟你提一下,想办法调回大营的。”
太子笑了开来,“明州府情况我知道,那里民风彪悍些,所以当初才派了个武将去任了知州。”
沈东月说道:“前一阵子,我去借用农具,跟那个武知州谈过那个以战养战,他很有想法。”
“如果在各地实行的时候,当地驻扎的将军大力支持的话,事情办起来就会事半功倍,说不定父皇的压力会更少一些。”
太子点点头,说道:“有些事确实不宜操之过急,虽然父皇的命令没人敢不听,但是总会有拖沓的人。”
“父皇已经下令,以战养战在大月国开始实施,刚好让百姓休养生息一下。这件事,会牵扯一些人的利益,咱们也不能太过着急。”
“若真的有愿意主动支持的人,当然是最好的。”
“不过,你刚刚说的那个借农具,是怎么回事?”
沈东月……
杨子煜在旁边笑着解释,“边境的百姓都搬走了,将士要想种地,急需农具,我跟公主想来想去,为了不耽误这一季的种植,就得先去借用了一些。”
“要不然若先回京,等陛下拨农具过去,一来一回的,怕就来不及了。”
沈东月在旁边使劲点了点头,“皇兄,我打的是父皇的旗号,你记得帮我还一下。”
太子……
“你这次出去,好像欠了不少的债回来。”太子好笑的说道。
“那是,我扯虎皮拉大旗的本事还是有的。”
太子跟杨子煜同时笑了起来。
沈东月则继续说道:“还有就是,那个武知州,他看起来还不错,挺有魄力的,如果有合适的知州,皇兄不妨把他替换下来,他应该是全力支持以战养战的。”
太子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了,回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个武知州当初之所以能够担任知州,就是因为能力不错,才把他调过去暂代知州的。”
沈东月点点头。
“对了,你明日可以到宫中看看,咱们要跟巴赫鲁签战合书了。”太子突然想起来这件事,觉得沈东月应该愿意凑热闹。
谁知道沈东月摇了摇头拒绝了,说道:“我不去了,累的慌,得歇几天。”
太子笑了笑,没有再说话,其实自己也不爱看那些文官,扯来扯去的说些废话。
沈东月则在心里吐槽,这一个战合书,自己给列出了大纲了,还需要斟酌这么久。
这都回京多久了,小麦割完了,玉米种完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现在才要签。
谁愿意去看他们磨牙?
“皇兄,大营的将士已经开始大批量的烧砖了,而且烧制了半个月了,已经攒下了不少,你可以着手找人往外卖了。”沈东月突然想了起来。
太子点点头,说:“地方早就已经安排好了,就等着把砖块拉过去了。”
“拉走多少,让将士记着点,卖多少的价格咱们提前定好,免得有人在中间中饱私囊。”
沈东月说道:“皇兄安排就好,那些我不管。”
太子看向杨子煜,杨子煜施了一礼,“臣去安排。”
太子没有在沈东月这里吃午饭,他们说完了话,就匆匆回宫去了。
而此时的巴赫鲁,则是懵逼的看着眼前的老熟人,礼部侍郎杨永康。
在沈东月手里被关押了两个月,路上走了一个月,到了京城又关押了一个月了。
巴赫鲁已经被关的一点脾气也没有了,不止这样,说话都得小心翼翼的考虑半天,这是留下了很深的心里阴影了。
自己这是被扣留在京城,当人质了吗?以后就憋屈在这一个小院子里?或者哪天觉得留着自己浪费粮食了,突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