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王的身姿,在烛火的暗影中,显得有些疲累。缓缓闭上眼睛,渐渐有了睡意……
浮生若梦,醒时几何?
唯于天下大事上,才醉不得。
容菀汐方要歇下,忽听得院门外有小厮来传:“小姐,宸王府来人了。”
容菀汐让初夏出去见,不多时,初夏拿回一封书信来,说是:“宸王殿下给小姐的。”
容菀汐接了,打开来看,只是短短几行字——
明日接小姐进门,望小姐今日早些安寝。愿卿好梦。
笑笑,将信递给初夏:“放灯里烧了吧。”
想必宸王殿下是多情风流惯了,一时换了对象,却也收不住呢。
容菀汐也不放在心上,只觉得有趣,笑笑便罢了。
一夜无话,次日天还没亮便起了。向外看了眼,却见早有初夏和知秋一本正经的、恭恭敬敬的、带着几个使唤丫等在门外。
这俩丫头,可少有这么正经规矩的时候。
见小姐开了门,初夏道:“小姐,可梳洗么?”
“进来吧。”容菀汐道。
今时不同往日,随着初夏和知秋进来的,共有六个使唤丫头。端盆儿的、拿帕子的、递水的……每人盯着一件事,各司其职。
第二十七章 :风光大婚
在初夏的伺候下洁牙、净面、穿上了那身宸王府送来的红嫁衣……
知秋将宸王那日一并送来的首饰端到梳妆台去,由府上手最巧的赵婶婶伺候她梳头。
忽而听得门外侍立着等吩咐的小丫头们唤了声:“老爷。”
是爹爹来了。
“女儿,爹爹进来了?”容将军道。
“爹爹快请进。”容菀汐说着,起身去迎爹爹。
容将军进了屋,看到穿着一身大红嫁衣的女儿,瞬间红了眼眶。忙压住了情绪,扶着女儿起身。
“没什么事儿,为父就是过来看看你。”容将军故意轻描淡写地说道。
见女儿还未梳头,容将军道:“为父在这里瞧你一会儿,你继续着,莫要耽搁了时辰。”
“是。”容菀汐向父亲施了一礼,应了一声。
坐在梳妆台前,看着赵婶婶手中的梳子,从头顶,落在发尾——
“一梳梳到尾……”
赵婶婶边念叨着,梳子又再一次回到头顶,缓缓从头顶落在发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
赵婶婶的手再次从发尾回到头顶,声音有些哽咽:“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容菀汐在铜镜中看着坐在床前圆凳上的父亲,见父亲正偷偷拭着眼角儿……不觉间鼻子一酸,眼眶也有些红了。但却忍住了,将这欲要流出的泪,又倒着流了回去,咽尽了。面上,又恢复了平静。
她不想让父亲为她担心。
赵婶婶从头到尾,缓缓地梳着,梳完了,便开始盘发髻。
赵婶婶手很巧,这莲花髻盘得美极,且又与宸王府送来的那几个纯金和红玛瑙的头饰极配的。
容菀汐这才发现,宸王倒是细心,这发饰竟是配了一套的,而且还有一副红玛瑙镶金耳坠,同这嫁衣的颜色和头饰的颜色、盖头的颜色,都是极配的。
赵婶婶梳完,镜中,已经是一个待嫁的新嫁娘了。
“小姐,奴婢为小姐上妆?”赵婶婶道。
容菀汐轻轻点头。
赵婶婶知道自家小姐素来不愿浓妆艳抹的,因而只是给小姐化了个淡妆,未失小姐原本如清水芙蓉一般的面色。但毕竟是出嫁,妆容太简单了,却也显得不够隆重。因而用胭脂活了水,在梳妆盒中找了支未用过的画眉笔,沾着这胭脂之色,在小姐的眉心,画了一朵红色的梅花。
“赵婶婶手真巧呢”,初夏凑上来瞧,笑道,“这梅花坠在小姐饱满的额头下、如黛的秀眉间,竟如同鲜活的一般。”
容菀汐瞧着这妆容,也是极其满意的。
瞧了片刻,微微笑了:“赵婶婶化得真好……”
“是小姐生的好啊”,赵婶婶看着铜镜中的美人儿,已是挪不开眼,“能娶到小姐这样的绝世美人儿,真是宸王殿下的福气呢……”
容菀汐的笑容中,有些苦涩……
这发髻很好、妆容很好,这嫁衣也很好,一切都很好……可是她的心里,为什么就欢喜不起来呢。奇怪的是,却也没有悲凉。
容卿缓缓起身,道:“女儿啊,也用些早饭,这一上午有得折腾呢。为父先回前院儿去,许是宾客都到了。”
容菀汐起身送别父亲,容卿已经不敢看女儿。
他的女儿,今日就要出嫁了……
父亲走后不多时,听得前院儿的人来报,说太后和皇上、皇后、还有贵妃娘娘,都差人送了贺礼过来,好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