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娥和江光山两口子也到周家去了,江延救人的时候,他们也在现场,只是隔得很远没有说话。
他们亲眼看着儿子叫来车子把孕妇送走的,他们的脸上可有荣耀感了,觉得祖宗八代都能感到光荣。
这不是他们吹,村里还有谁能跟江延比?
“你今天干的这事儿,给咱们家门增光。”
江光山说着眼睛闪闪放光,村里人哪些表扬的话,他都听见了,心里能不高兴吗?
江延倒没有想那么多,他要是见死不救,心里过不去。
这时候田秀娥赶紧张罗他们吃饭,多给江延煮了两个鸡蛋。
“这你二嫂子给你送过来的,赶紧吃。”
大嫂子高翠华家的鸡都宰了,没有鸡蛋下,这是老二家送过来的。
现在老大家和老二家对江延那是相当好,有啥好东西都往这边送。
一家人和睦才是最重要的。
田秀娥笑眯眯的,心里要多高兴有多高兴,儿子们一个个都有出息,还能这么团结,她很知足。
“赶紧趁热吃!你二嫂家的鸡小巧,鸡蛋也小巧,蛋黄可香了。”
江延拗不过,只能把鸡蛋鸡蛋吃完。
“爸妈,你们跟我一起住吧,你们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
研究所打算给江延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名额都已经下来了,江延想着把父母接过去住。
江光山和田秀娥听说儿子要分房子高兴地合不拢嘴,只是舍不得家里的东西。
“再过两年,等我们干不动了,再去。”
现在他们还能干活,不想麻烦孩子,让他们离开自己住的地方到城里去,他们不习惯。
江延只能尊重他们的选择,毕竟这地方才是他们的家,这里有他们的圈子,有他们的朋友,他要是强行把他们带走,他们生活的也不会舒心的。
这件事儿就这么过去了,江光山表示,等他们爬不动了,到时候一定找儿子。
吃过晚饭之后,村里人开始到江延家里串门子。
平时江延不在的时候,没有这么多人。
现在江延回来了,村里的人恨不得都到这里来串门子。
谁不想跟江延亲近?
有的人甚至拎着东西过来的。
面条,鸡蛋,啥都有。
田秀娥不想收,但是这些人非给不可,要是不收他们的,一个个急得脸红脖子粗。
“我们就是来看看江延,你只要收了我们就高兴!”
“就是!就是!我们也没拿多少东西过来,就是我们的心意!”
还有不少人家里有上学的孩子遇到不会的题目,都想着让江延教他们,只是不好意思张口,毕竟人家江延什么人?是能随便打扰的吗?
江延:“有什么不会的题目,尽管让他们过来问。”
江延一个研究生,教这帮小学生初中生那不是跟玩儿一样?
晚上比白天还要热闹就像赶庙会一样。
虽然大家害怕把江延累着,但就是忍不住过来跟他说话。
第二天传来一个好消息,秦梅在医院里生了一个儿子,母子平安。
不大一会儿,全村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
生过孩子的女人都不由得感慨,看秦梅昨天那个样子真的已经凶多吉少了,如果不是江延把她送到医院,她还能母子平安?怎么可能!
可以说江延就是她们母子的救命恩人。
人们嘴上不说,心里对江延说不出的敬佩。
江延在外面做的些成绩,他们现在都不知道,但是江延在村里给孩子们教学也好,给孩子们树立榜样也好,甚至昨天救了秦梅母子的事儿,都是人们敬佩他的理由。
昨天如果江延不出手救人,人们也没有理由责怪他,毕竟人家江延好几年都不回家,人家没有责任救人,但是人家江延居然出手救人,而且还教训了周忆军一顿,说出了村民们不敢说的话,人们心里面大呼过瘾。
能把周忆军教训得服服贴贴的人,除了江延就没别人了吧?
因为江延出手,秦梅才母子平安,要不然恐怕是母子具亡了,哪怕侥幸活下来一个,也是喜事变丧事。
世上还有周忆军这种人?他们以前都不知道他是这种人,真是事儿上见人品,要是不遇到这些事儿,真是不知道是人是鬼。
村里人心里能分出好坏,所以说什么的都有。
世上还是好心人多,那种脏心烂肺的人毕竟是少数的。
秦梅能母子平安,江延很欣慰。
不管周忆军以后会不会跟王春香在一起,江延都不希望看到秦梅母子生离死别,还好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只要人活着就好。
换句话说,男女主爱过不过,但是没有必要踩着别人,享受他们的爱情。
如果秦梅这次生孩子死了,那她死得多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