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最差的粗粮也行,总比冬天粮价疯长的时候,拿着那点钱买不到粮食饿死的强。
“行,那我不耽误村长了。”程瑛就是这个意思。
这村里人虽说爱占小便宜的不少,但是都没什么坏心眼。
之前他们家盖房子,不少人来帮忙呢,这才让她提前住上了舒服地儿。
她不过是不想跟这些人牵扯的太深,所以才找村长来跟他们说。
程瑛回到家,就把这件事放在脑后了,反正她该做的都做了,别人怎么做那是别人的事,她管不着。
今天买了不少的调料呢,先把买来的鸡腌上,晚上烤的时候才好吃。
“村长,这是真的假的?冬天粮价真的会涨吗?”问话的是七婶,她们家正好就是其中一家卖了粮食的。
由于这家人口实在多,所以村长第一个来的就是他们家。
“这,我也不能打包票,你们自己去镇上看看吧,买不买粮,随你们。”村长被这一问,也是卡壳了。
程瑛说的话他是信的,但后面粮价会不会涨他也不能确定,如果朝廷真的有钦差大臣来。
及时把灾民安置了,说不定也不会涨价。
“听村长的,老大老七,你们两兄弟明天带着钱去镇上看看,要是真是那样,多买些粗粮回来。”七婶还要再问,七婶的公公直接拍板了。
他心里也不好受,这好不容易多卖了点银钱,还没焐热呢,就又要撒出去了。
不过,他看了这一大家子一眼,不能拿孩子们的命做赌注啊。
“是这个理,我还要去其他家,就先走了。”村长拿起七婶给他倒的一碗水一口喝干净。
刚刚走的太快了,是挺渴的。
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新山村好几家上演。
有愿意听村长的,自然也有不愿意听的,不过,那些都不关程瑛的事。
此时,他们姐弟两个正在吃烤鸡呢,吃的满嘴流油。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程瑛看小娃子狼吞虎咽的样子,赶紧给他倒杯水喝。
她胃口大,所以烤了三只鸡呢。
“是烤鸡太好吃了。”小娃子就着程瑛的手喝完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第65章 先生是不是说漏了点什么?
两姐弟吃完烤鸡,早早休息了,第二日一大早继续练功,吃早饭,送程烨去念书。
到了里正家,程瑛也提了一嘴粮食的事,得知里正家存粮足足的,程瑛啥也没说就走了。
时间慢慢走过,冬天到了,下雪了。
整个新山村都被银装素裹了起来,这时,大家才念了村长的好。
因为,镇上的粮食铺子真的涨价了,翻了好几倍的涨。
当初村长挨家挨户的通知还是有用的,几乎每家都多多少少的买了些粮食回来,就连石头娘都把家里的钱全拿去买了粗粮回来屯着。
大家庆幸的时候,程瑛去了趟县里,因为早上她送小娃子去里正家的时候,见到了从未谋面的里正的儿子跟儿媳。
镇上的情况有些严峻,天气变冷了,灾民在饥寒交迫之下,聚众抢了好几家店。
里正的儿子吓破了胆,早早的锁了店门回来避祸了。
她要去看看县城里的情况,若是不好,要早做准备了。
县城不像是镇上,是有城门城墙的。
程瑛远远的就看见了,城门多了把守的士兵,似乎进出都要检查。
程瑛走过去的时候,看见城门外不少蹲守的灾民,有两个草棚子在施粥,粥棚前排了长长的队伍。
看的程瑛直皱眉头,这粥棚要是能一直施粥那还好,要是万一断了,可就不太妙了。
不过,程瑛也管不了这么多,她抬脚也去排队进城。
到了她跟前她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要排队,原来,现在进城是要交五文钱的。
程瑛看了眼城门处的灾民们,悟了,这是防着这些灾民入城呢。
县太爷恐怕不想放灾民入城,可又不能关了城门不让普通百姓入城。
城里的店铺集市什么的还要正常运转,就是不知道谁给他出了这么个昏招。
不过,程瑛摸了下眉心,招是昏了点,倒是挺有用的。
毕竟,真正的灾民别说五文钱了,估计一文钱也拿不出来。
交了钱进到城里,程瑛发现不仅把守城门的士兵多了,就连巡城的士兵也多了。
县太爷不会无缘无故就这样做,看了几家店铺她似乎有些明白,原先这几家,都是有旗帜门匾的。
如今,那些地方空空如也。
看了,镇上的暴乱已经不是个例了。
想着,程瑛进了一间茶楼,不是都说,茶楼讲故事的最多吗?
“小客官,您要来点什么?”店小二挺机灵的,程瑛才一坐下,就过来招呼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