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二人已回到了精舍,正巧有个小沙弥在门前,见二人回来,忙迎了上来:“两位施主,周夫人托我将这个带过来。”
折礼接过,是周夫人的请帖。
“阿弥陀佛。”小沙弥转身离开。
折礼打开请帖,原是为感激非道,周夫人在家设宴,派了马车在寺外等候,请他们前去赴宴。
“偏生是这个时候……”折礼将请帖递给非道,“师傅,周夫人说派了马车在寺外等候,我们要去吗?”
“去。”
毫无迟疑的回答叫折礼有些摸不着头脑。
师傅不是一向不喜欢这样的场合吗?难道,周夫人身上,还有其他隐情?
折礼满含疑惑跟着非道来到寺外,周家的马车果然在雨中等候。
非道同折礼上了马车,车夫驱动马儿,伴随着车轱辘的声音,马车缓缓向山下而去。
雨声淅沥,折礼撩起车帘,向外头张望。
一转眼已到了周府门外,听闻二人前来,周老爷携夫人都来府门相迎。
周老爷三十来岁,正值壮年,生的魁梧不凡,面容英朗,体态坚毅,想必是习武之人。周夫人面色红润,又丰腴了些。
“今日天气不好,我还同夫君说,恐怕是盼不来二位了。”周夫人温婉笑道。
非道携折礼向二人拱手:“算时间,也差不多是时候再为夫人看看了。”
“常听雅珍念道二位,如今得见,果然非凡脱俗!”周老爷向二人抱拳,“多谢二位之前照拂之恩。里边请。”
众人穿过回廊,路过祠堂,非道抬眼,便瞧见那尊圣女像,正供奉其中。
折礼顺着非道的目光看过去,不由一惊。他回头看向非道,非道给了他一个平淡的目光。
“周夫人。”折礼出声问,“我看那边供奉的像不似一般的佛像,是哪里来的啊?”
周夫人瞧那圣女像看去:“也是在圣泉寺求的,住持说,这像最能庇佑孩子,我那时胎气不稳,才求了回来。”
来到客堂,酒菜已备好,席间宾主尽欢。
待吃过午饭,周老爷自有事忙,便先走了,雨势大,周夫人索性领着非道与折礼,在客厅闲聊。
下人匆匆来禀,周夫人听得消息,面上喜不自胜:“今日真是好日子,快请她进来。”
原来周夫人这些年四处寻亲,终于找到了家中的一个姑姑,如今在门外等候。
那衣着朴素的妇人进了门,瞧见门口的周夫人,陡然嚎哭起来:“珍珍,真的是你啊,珍珍。”
周夫人眼眶一湿,连忙冲上去将那妇人抱住:“姑姑,是我,是我。”
两个人呜呜咽咽哭成一团,丫鬟连忙劝住:“夫人,您仔细身体,找到亲人可是好事,别哭坏了小少爷。”
周夫人哭中带出笑来:“你说的不错……姑姑,苦尽甘来,我们里头说话,快进来暖和暖和。”
姑侄俩进了门,见着非道与折礼,周夫人说道:“这两位仙长之前替我保过胎,今日可巧,我正设宴款待他们。”
两方打过招呼,周夫人便同姑姑挨到一处坐下,取了毛巾替她擦脸上的雨水:“姑姑,这些年你都在哪里,叫我找了整整五年。”
妇人叹了口气,嘴角微微抽动,良久才舒了口气:“当年遭了难之后,我侥幸装死才逃过,他们走之后,我又回去翻找尸体,唯独少了你,我就知道你还活着。我四处流落,前几年才听到你寻亲的消息,觉得像你,又不确定,我从北边过来,跋山涉水,这一路,竟走了一年多啊。”
正说着,老妇又哭了起来,二人又抱作一团。
折礼同非道对视一眼,想要离开,却又插不上话。
老妇擦去脸上的泪水,捧着周夫人的脸:“看到你如今过的这般幸福,还有了孩子,姑姑也算放心了。”
“姑姑。”周夫人又扁了嘴巴。
“别哭别哭,孩子,”老妇轻轻拍她,“你是有福之人呐,别哭了。”
“周夫人,”折礼起身,“亲人团聚是好事,我同师傅就不叨扰了……”
“雅珍,听说又来了客人。”
折礼话还没说完,外头便传来了周老爷洪亮的声音,他脚步急切,周夫人正站起身去迎他,便已见他出现在门前。
妇人也含着笑摸索着站起来,那抹笑却陡然凝固在脸上,她满脸疑窦打量着周老爷。
那双鹰勾似的眼朝她看了过来。
妇人手中的毛巾掉在地上,惊吓得跌坐在地,一双眼睛死死地盯住周老爷:“是你?!是你!”
她脸上的肌肉颤抖,不知是咬牙太紧还是被现实刺激得浑身乱颤,显得异常狰狞,比见了鬼还要扭曲,那股子恨意,随着她吃人的目光,尽数落在周老爷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