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戈当然想过,但不是给自己想而是漠北军,但到底是数量过于庞大,哪有什么万全之法。
虽然没问,但苏禾心里清楚,许戈旨在报仇雪恨,他对这片江山的企图不大,否则岂不坐定许家狼子野心。
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关漠北军性命,他不会轻举妄动,杀皇帝是最简单的办法,但如何为许家为漠北军平反呢?
做完一切,他的退路又在哪里?
“许富贵,你想过南方吗?”
许戈的根基在北方,南方还真没有想过。
“你的人暗中调查薛青义这么久,应该对南方多少也了解了吧?”
薛青义主要在岭南一带活动,那里多雨炎热,靠海多飓风,其他地方则地广人稀,蛇虫鼠蚁泛滥。
冬天阴冷刺骨,夏天闷热如蒸笼,饶是斥侯身子骨再硬郎,也扛不住南方的极端天气,刚去时病倒几天,到现在也没适应。
环境如此恶劣,是流放犯人的最佳之所。
听到许戈的诋毁,苏禾心里不高兴,“你的人就是矫情,你看薛青义身子骨这么虚弱的,适应得不知多好。”
知道她的脾气,许戈不唱反调,“嗯,夫人说得对。”
“近来北境有消息吗?”
皇帝听取老八意见,决意将西南的威远将军接手漠北军,怕杨元吉有二心,朝廷下的密旨。
威远将军是中流砥柱,世代镇守西南边境,他有自己的带兵风格,不像杨元吉那般草包无能。此次调任,带了不少自己的心腹,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将领。
没人会喜欢自己麾下的兵有二心,漠北军的下场注定是悲剧,不过碍于时局不稳,按威远将军的手段,他们要不被蚕食分化,要不血洒漠北,最终会消亡不复存在,成为历史长河的一缕青烟。
许戈料到有这么一天,想借易帅之机让解甲归田一部分。不管怎么说,能保多少保多少。
不求他们继续效忠,只求有机会回家团聚。
苏禾没亲身经历,但许戈的心情能感同身受,闵朝跟蒙国和谈成功,加上将换帅易,留给漠北军的时间不多了。
但想要回家团聚,上孝顺父母下养育孩子谈何容易呢?且不说民生多艰,光是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们。
第五百零五章 南迁计划
苏禾向南商打探过,如今的岭南地广人稀,地方官员在人口迁徙上大费功夫,土地买卖跟田税有不少惠策。但数千年来,皇权更迭发展都在中原或北方,南方山高路远气候变幻多端,久而久之成了山林毒气遍布的南蛮。
其实百姓并非不愿意南迁,天气跟生活习惯都可以适应,但路途长达两千多里,山长水远流寇又多,举家搬家靠脚走需要一两年,而且还需大量的盘缠。
普通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哪里拿得出盘缠,而很多受战乱之苦鲁莽上路的,多因水土不服或饥荒死在半路上。
但事实上南迁是可以成功的,而且曾经大规模迁徙过五次。
“那些退下来的人要是愿意,他们可以携家眷南迁。”苏禾语出惊人,“我可以开药方,让他们克服水土或气候不适的药,甚至给他们找一条最适合南迁的路。”
许戈盯着她的脸,久久才道:“在南方给他们找个家?”
苏禾点头,“南方远离皇权纷争,东南两面环海,西南跟中原有崇山峻岭阻隔,水土肥沃适合耕种,地方田税又便宜,是他们归隐的最佳之所。”
加上他们身体强硕,在战场上都能让敌人闻风丧胆,又怎么会惧怕流寇。
当然,苏禾也有自己的目的,若真能大规模迁徙,他们将分散在岭南的各个角落,既解了生存之忧,将来还能成为许戈的势力。
南迁不是上街买菜,事关众多的生命,许戈无法草率做出决定,但如何安顿漠北军迫在眉睫。
格尔泰是肃王之子,加上跟皇帝达成边境和解,已经在积蓄力量解决内忧,一旦拿下草原各部落,到时首当其冲的就是漠北军。
格尔泰不足为俱,但背后的肃王却没这么简单,尤其是刚刚从北方送来的消息,让人心生警惕。
蒙国境内的柴达部落,近来莫名冒出很多老鼠蟑螂。
这条消息乍一听没什么,但是禁不起细敲。草源部落没有农耕,饮食没有闵朝丰富,虽然入秋不久但气候已相当寒冷,这个时节不该有老鼠蟑螂。
“老鼠蟑螂?”苏禾的声音陡然提高。
草原有鼠患不假,但大多情况发在过度放牧沙化严重的提前下,至于蟑螂则受环境温度限制,在草原是很少见的。
这俩货是四害,身上带着数不清的细菌病毒,而草原的医术受限,一旦细菌病毒暴发,后果不甚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