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谢长安的认罪书所述,长达十年共贪墨五十万两白银,每次往暗格里放五万两银票。根据掌柜的招供,按交易双方开柜的数量来看,数目不谋而合。
至于幕后之人是谁,其实也不难查。
何安官至中书令,已经是朝中重臣,而且他平时为官清廉,能让他这么做的事,身份地位肯定不会低。
比他有权势的,试问在京都有几个?
大理寺第一个怀疑的就是敬王,敬王对何安有提携之恩,加上两人还是翁婿关系,他的嫡次女是敬王的侧妃。
有了这层翁婿关系,何安冒险帮敬王算师出有名。
敬王是皇嗣,大理寺不敢轻易调查,商议之后决定奏请皇帝,由皇帝来定夺。
少卿觉得谢长安的死太过蹊跷,似乎急于将何安跟敬王推出来,于是借机调他的档案。这一抽丝剥茧不打紧,竟然是第二个左宗翰。
看来,谢长安才是炸毁皇陵的幕后主谋,可惜已经死无对症。
得知大理寺查到的线索指向敬王,皇帝脸上乌云密布,气得浑身都在抖。
两张肖像交到内务府,内务府的人很快就从档案中调出来,去钱庄取钱的人确实是敬王府的下人,一个叫马三,一个叫刘德才。
偏不巧的事,王府的人不久前刚来更名造册,马三得了疾病而亡,而刘德才外出私逃,已经出了通缉令。
第四百九十章 敬王潜逃
皇帝脸色铁青,他没想到敬王的手已经伸到他的皇陵,竟然敢从亲爹的棺材上抠钱。
若是有意为之,死不足惜。
即使被人利用,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皇陵贪墨五十万两,还有科举腐败,以及倒卖北大仓的粮食,他敛这么多钱财想干什么?
皇帝忍无可忍,猛地拍案而起,“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们秉公查办即可!”跟老五齐王一样,愚蠢至极,被他人利用而不自知。
同时,他下令尽快追查炸毁皇陵的主谋。
龙脉被斩,关乎闵朝命运,皇帝夜不能寐,誓要手刃狼子野心之人!
下意识的,他脑海中浮露两张脸,一个是许戈,一张是肃王。
清乐侯府前的热闹,没有逃过他的眼睛,影卫已经禀报,此事似跟许戈无关,但亦不能掉以轻心。
“肃王在做什么?”龙脉被毁,皇陵被炸,他至今仍未现身。
“肃王已得到消息,在奉国寺替皇家祈福,法事需要三天三夜才能完成。”
话音刚落,周福海在门外传命,“皇上,肃王觐见。”
皇帝揉了揉太阳穴,“宣!”
最近瓜多,苏禾有点吃不过来。
中午吃饭时,刚好大夫跟药童议论完中书令跟仆射之死,谁知午睡醒来,万梓汐又送来第一消息,“敬王下狱了。”
苏禾差点被呛到,“你又知道?”
哎呀,有个工部尚书的亲爹,自然是有第一手消息,何况她爱听墙角。
这是最新消息,大理寺做得保密,民间绝对不知道。
苏禾期望不大,毕竟是皇帝的儿子,何况他不可能蠢到炸亲爹的皇陵,审讯不过走过场而已。纵然从中贪了些银子,皇帝还能把他砍了不成?
她的想法,很快就得到许戈的肯定。
虽然有不利证据,但敬王想凉也不容易,得给他泼油才行。
许家落到如厮田地,跟敬王脱不了关系,但大理寺可不是吃素的,想泼油谈何容易。
许戈没说话,陪着苏禾静静吃饭,然后熄灯睡觉。
苏禾不知怎么迷迷糊糊就睡了过去,许戈这才摸黑离开,阿九已经在外面等,“侯爷,肃王的人已送信过来,见面地方定了。”
夜深露重,许戈将披风系好,“老五那边准备如何?”
“晋王任信老五,已经将刀磨好了。”
许戈望了眼苏禾的院子,转身踏进黑暗中。
……
敬王活了三十年多年,没想到自己有天会被请到大理寺。
这桩案子完全是构陷,而且陷害长达十年之久,想想脊梁骨发凉。
他起初以为是许戈的报复,但许家是近几年才倒的,十几年前的许家仍是忠臣勇将。
晋王没那个智商,纵使现在有了得力军师,亦不可能短时间筹谋。
父皇的皇陵,他压根没有想过,但那时晋王太过得宠,为了争得一席之地,必须拥有自己的兵权,他一时按捺不住动了心思。
可纵然如此,他的手也没伸太长,十年不过从中拿了十万两,另外的四十万两连影子都没见到。
他是被陷害的,即使被大理寺查出来,相信父皇也不会罔顾亲情。
敬王吐出口浊气,仰躺在床榻上闭目养神。
大理寺还算识相,虽说是牢房但也特殊关照,吃穿用度跟外面无差。由此可见,案子不过走走过场而已,要不了几天就能还自己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