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五召集所有的村民,“各位父老乡亲,我们千里迢迢到来,就是为了抗击蝗灾,尽力保住大家的收成。我们的鸭子都是训练有素的,不会乱吃大家的庄稼。”
他顿了顿,接着朗声道:“王爷体惜各位的牺牲,为表彰你们对朝廷的支持,决意免除二成的税粮。如果失收严重,上交国库的那两成,将来也由王爷兜底,你们说好不好?”
庄户人家虽然见识浅薄,但也是个会算账的主,免征税的或许还有条活路。众人低声商量着,但日子还是捉襟见肘呀。
自古民怕官,他们不敢再多说什么,但支吾着就是不愿走。
说来说去,还是怕地里颗粒无收。老五润了润嗓子,“各位,你们都是闵朝的百姓,朝廷不会眼睁睁看着你们受灾而不理的。若你们真的颗粒无收,官府会想办法发你们救济粮,保证人人都有份。”
这是天灾,比起漠北的百姓来说,他们起码还有份希望。若村民再不知足,非要横加阻拦的话,那真是过分了。
好话说尽,村民还是不愿意走。
这就说不过去了,老五心中不快,但脸上没显露出来,“这次是天灾祸及全国,咱们上川首当其冲,朝廷也想多补偿你们,可北境还有几十万人等着救急呢,朝廷没那么多钱粮呀。将心比心,换我我也不愿意自家庄稼遭嚯嚯,可总得有人要做出牺牲,总不能眼睁睁让蝗虫祸害掉,也不愿让帮忙的鸭子下地吧?
你们做出的牺牲,朝廷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且不说远的,只要我们保住了后面的,起码你们还能买得到粮食,不至于活活饿死吧?可如果不同意,后面的州地一旦失收,别说你们挨饿,家人孩子该怎么办呢?”
这一席掏心窝的话,让村民动摇了。张县令紧跟而上,说了通很煽情的话,对村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再三保证道:“请你们放心,王爷一诺千金,他答应的免征跟救济,绝对不会反悔的。”
紧接着,里正跟村长也站出来,拍着胸口保证,说到动情处眼泪都止不住,“各位,这已经是朝廷最优的补偿方案,大家都将心比心呀。”
都到这份上了,那帮村民还是装聋作哑,死猪不怕开水烫。
旁边的苏禾看着都着急,趁人不注意朝老五使了个眼色。
这帮闹事的村民,像极了无理取闹的医闹。他们不是听不懂,就是想利益最大化,但做人做事得凭良心。你越是处处忍让,他们越是得寸进尺。
既然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
老五早不想忍了,接到苏禾的指示,顿时翻脸无情,直接黑脸对张县令道:“既然村民宁愿让蝗虫祸害掉,也不愿意配合朝廷的安排,那该征多少税粮,必须按时按量交待,少一两都不行。”人心不足蛇吞象,有时候怜悯跟同情心,真不能乱用。
张县令连连擦汗,连半个不字都不敢说。
顿时,村民炸锅了,“凭什么让我们交税呀,地里又没有收成。”
第一百六十五章 蝗虫来了
“就凭你们耕种的是朝廷的田地。”老五威严地环视村民,“朝廷律法可没规定,地里没收成就不用交税。”
张县令意会过来,态度跟着强硬。
跟苏禾所料不差,官府态度豪横起来,村民看讨不到更多的便宜,不由偃旗息鼓。既然左右都是失收,那倒不如让鸭子霍霍,起码还能免税,可以领救济。
这样一想,他们的心态才稍微平衡了些,三三两两散去。
吃过早饭,定国公的人也到了,还带来五千多只鸭子。
最新的消息很快送过来,蝗虫先遣军已经进入隔壁县,离上川仅有八十多里。换句话说,如果它们够快的话,明天早上将会正面迎上来。
时间紧迫,众人撩起袖子热天朝天干起来。
按照之前的策略,纵横交错画格,每隔两里地用篱笆圈一个鸭棚,投放一千只鸭子。
绥州的战线是黄家马场,以及周边的三个村子。锦州那头是边界山林跟两个村子,两万鸭子已经先行调拨过去,两个州同时行动起来。
等到入夜,所有的鸭棚已经搭建完成。大伙忙了一天丝毫不觉得累,心里既激动又忐忑。
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蝗灾过境,对于遮天蔽日的场景,也只是想象而已。另外,他们对那些大胃王鸭子的战斗能力,抱了迟疑的态度。
苏禾也只在电视上见过,那场景光是看着都让人毛骨悚然。
来的人多,马场不够地方住,只能临时搭帐篷住。
在老五的偏袒下,苏禾分到独立的帐篷,连洗澡水都是他们用木桶抬进来的。
几百号男人赶路,她在路上没找到机会洗澡,只是擦洗而已,几天下来浑身都酸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