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馨笑着解释,店员也没觉得尴尬,继续给他们介绍单车。
宋初对车的要求不高,不丑,高度合适,能骑就行。所以买得还挺顺利的。
回去的路上,唐识接到了潘修永的电话。
大概是说生物竞赛的事,好像是要交什么材料,唐识在一个红绿灯路口和宋初她们道了别。
唐识走后,陈如馨感叹他的优秀。
宋初点头:“听说他在北京的时候,就经常参加竞赛,总拿奖呢。”
陈如馨摸着女儿的头:“我们初初也很优秀呢。”
…
南川一中传统,每年五月有一次文艺汇演。
南川一中作为南川市重点高中,对于学生的培养的学生绝对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每年五月,是南川的文化艺术节。
艺术节一般是两天,第一天展示学生的作品,一般美术绘画作品和书法作品居多,也有一些创意小发明。第二天是每个班学生的舞台表演。
南川一中有一个很大室内体育场,有两个标准足球场的规格。
这个场地允许把所有学生的作品都展示出来,所以无论你的作品是好是坏,只要你交了就能被展示出来。
这大概是学习高压力的南川一中,最人性化的地方。
学生作品按照自己意愿提交,学校不做强求。但是文艺汇演的舞台节目,每个班至少有一个,最多三个。
潘修永说文艺汇演节目报名的时候,一班难得在他面前放肆喧闹。
没一会儿,就已经报名了很多个节目。
这些节目被潘修永写在黑板上,由大家民主投票选出三个节目。
唐识的钢琴独奏,高票领先。
投完票刚好下课,潘修永从来不拖堂。
赵宁问宋初:“初初,你要交什么作品么?”
宋初看着黑板上“唐识,钢琴独奏”的字发愣。
她好像什么都不会,和他比起来,她黯淡无光。
宋初听到赵宁的话,摇头:“不交吧。对了,你毛笔字写好了么?”
赵宁从小就写得一手好字,宋初的字很清晰娟秀,但和赵宁的字比起来,不太够看。
赵宁调皮一笑:“已经写好了,到时候直接带来交就行。”
五月一号一大早,宋初和赵宁就跑去体育馆了。
在体育馆绕了一大圈,宋初都没看到特别喜欢的作品。
平日里学校是不让带智能机的,今天和明天算是例外。
赵宁看到好多喜欢的书法作品,都让宋初给她拍了照。
第二天文艺汇演开始的时间是下午三点。
宋初其实对节目兴趣不高,高一的时候参加,她会带一本英语单词速记,还有两张数学试卷。
今天她什么都没带。
因为有了她期待的人。
表演顺序是抽签,唐识第一个抽,表演顺序却是最后一个。
今年的节目和去年的相比,没有多大变化。
唯一变的大概就是服装不一样了。
看到第四个节目的时候,宋初就已经觉得有些无聊了。
宋初有些昏昏欲睡的时候,电话铃声响起。
不过舞台上的街舞表演足够热闹,她的手机铃声不算突兀。
陈如馨打来的电话。
宋初滑动接听:“您好,是陈如馨女士的家属么……”
宋初接完电话就跑出了观众席,赵宁叫了她好几声,宋初都没搭理她。
赵宁有些担心她,起身追了出去。
宋初打了车,赵宁在出租车门关上的瞬间叫住了她。
两人到了市医院,宋初跑到护士站问了陈如馨所在的病房。
宋初方向感不行,加上着急,她问了好几个人都没能找到。
幸好有赵宁跟着她过来。
刚到病房门口,就看到了从病房里出来的李云清。
宋初跑过去:“李阿姨……”
李云清没等她问出口:“放心,你妈妈没事。”
宋初走到病床前坐下,陈如馨还没醒。
她抬头看向李云清,似乎在无声的控诉——这叫没事?
李云清神色轻松:“放心,医生说好好休息一下就没事了。”
说话间,陈如馨已经醒了。
陈如馨是去菜市场的时候晕倒的,送她来医院的是一个卖蔬菜的摊主。
陈如馨醒来的时候,刚好摊主也交完费过来了。
李云清把费用都还给了摊主。
陈如馨知道,今天宋初学校有文艺汇演,便催着她赶紧回去。
宋初不放心陈如馨,就让赵宁自己先回去了。
从医院回来已经是晚上十点了。
等陈如馨休息,宋初才有时间看看手机。
班群里空前热闹,群消息多得看着都渗人。
宋初点开,里面几乎被唐识弹钢琴的舞台刷屏了。
但由于一班观众席的位置有点偏,所以角度不太好,照片都比较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