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听话的磕了三个响头。
织锦连忙避开,并且搀扶二人起来,“别这样,我也没做什么。既然醒了,就先吃饭吧。你们肯定饿了。”
吴婶几人一般都在火锅店吃完饭才回来,家中只有柳氏、织锦、水苏和陈先生。
今天陈先生不在。
方才等蓝玉苏醒的时间,柳氏已经做好了饭菜。
都是些清淡补身体的。
看着一桌子热气腾腾的饭菜,蓝烟姐弟的眼睛又红了。
这些天风餐露宿,一天有一个干馒头就不错了。
两人原来的生活还算富足安稳,突然遭此大难,见惯了人情冷暖。
因为得罪了县令,几个叔伯都不愿收留他们。
织锦一家无亲无故,却能如此善待他们。
这一顿饭,两人是含着泪吃完的。
饭后,又给蓝烟单独收拾了一间屋子。
给两人找了家里合身的新衣服,让他们洗漱后,就去好好休息一下。
吴婶许二泉几人要等店里打烊才能回来。
到家时,天色早已经黑了。
蓝烟姐弟二人都已睡下。
正房里,柳氏轻声说了两人的身世。
吴婶虽然脾气火爆,但是心肠最软,听完眼眶都红了。
对于收留了姐弟二人的行为,自然没有人反对。
小心将养了几天之后,蓝玉的身体渐渐好转。
蓝烟做事情更加用心。
有什么事情都抢着做。
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柳氏拦都拦不住。
蓝玉能下床后,和他姐一样,每天就怕事情做少了。
要不是还没有大好,早就跟着许二泉去店里帮忙了。
倒是没再嚷嚷着去告御状的事情了。
半个月后,蓝玉的身子已经好了大半。
他便打算跟着许二泉去店里,家里有柳氏和蓝烟,需要他帮忙的地方不多。
织锦拦住了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张递了过去,“看看。”
蓝玉低头一看,嘴巴张的老大,“这个,这个,不行。”
蓝烟凑过去,看清了这原来是一封推荐信,推荐蓝玉去行一书院读书的信。
蓝烟也忙道:“姑娘,我们已经受了您如此大的恩惠,怎么能再。”
织锦浅笑道:“蓝公子是读书人,去店里帮工实在可惜了。蓝烟姑娘,你也不想他就此碌碌无为下去吧?”
自从知道蓝玉是个秀才,并且才学不错,原本明年打算去参加科考后,织锦就有了这个打算。
一个跑堂的哪里都能招到,若是蓝玉幸运科考能中,以后大小是个官。
姐弟两人看起来是个知恩图报,以后也可以互相照应。
第69章 推荐
蓝烟二话没说,拉着蓝玉直挺挺给织锦跪了下去。
她自然舍不得弟弟一辈子做个跑腿的。
蓝玉的学问极好,明年乡试中举的可能性极大。蓝父还在世时,就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
每天除了读书,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做。因此才养成了一个书呆子。
本来以为此生再无望于科举,没想到织锦,竟然一直在为他能重新读书做打算。
行一书院,来了沭城这么久,明安又在里头读书,蓝烟已经知道,这是整个沭城最好的书院,收人极为严格。
蓝玉更是激动的手足无措。
他除了读书,其余什么都不会。
蓝烟又给织锦磕了一个头,“姑娘大恩大德,这辈子无以为报。姑娘以后若有需要,蓝烟定当万死不辞。”
织锦连忙拉她起来,“你别动不动就跪我,会折寿的。”
“再说,这推荐信,只是推荐蓝公子去考试。能不能进去,还要看他自己了。”
蓝玉郑重道:“许姑娘放心,我一定不会让姑娘和姐姐失望。”
蓝烟嗔怒道:“一点都不知道谦虚。”
蓝玉想要辩解,他只是不想二人担心。可嘴笨,越着急之下反而越说不话来。
蓝烟见状,自己却忍不住笑了。
她本就随口一说,并不是真心怪罪。
见弟弟呆头呆脑的样子,于心不忍又觉得好笑。
织锦笑着道:“蓝公子有自信是好事,今天准备一下,明天去行一书院吧。”
蓝玉紧张了一天。
第二天,许四海又套上了火锅店那辆拉菜的马车,送蓝玉去书院。
蓝烟不放心,一起跟了过去。
织锦也上了马车,她顺道去看看明安。
坐在颠簸的马车上,感受着熟悉的震动,织锦唯一的想法就是,挣钱,换马车。
行一书院建立在郊区。
占地极大,几乎半个山头都是连绵不绝的房屋。
站在大门外,看着这片独特的风景,织锦心中很是震撼。
第一书院就是第一书院。
有钱啊,这么一大块的地,这么一大片的建筑,不知要花费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