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可惜了,这靖灵散人去的太突然了,他的画作也多损毁于前朝的纷争中。”
周礼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惋惜这一派的画技没有流传下来。
“我只能多看看这《春山访客图》了,能琢磨一点是一点。”
宋延年:“大人一定可以的。”
要是得到画中那丝灵的认可,到时这周大人的画技就能更进一层了。
周礼哈哈笑了起来。
“借你吉言了。”
……
外头传来咚咚咚的鼓鸣声。
周礼侧耳一听,冲宋延年道。
“啊,这么快就到散值时候了啊。”
“走喽走喽,散值了,有事明天再忙。”
“大人稍等。”宋延年叫住周礼。
他从抽屉里拿了个小木盒出来,递了过去。
周礼低头看了一眼木盒,诧异道:“这是什么?”
宋延年:“前几日,我不是说了要给你家小丫头做一副木刻的书签吗?这书签昨日便做好了,方才在忙,差点都忘记这事了。”
“给!”他将木盒又往周礼面前一推。
周礼接过宋延年手中的小木盒,他打开一看,里头一套十二副的书签,片片木牌子打磨得光滑圆润,最上首还雕刻了各个月份对应的鲜花。
九月的秋菊,十月的海棠……
每一朵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浮雕的纹路用彩粉淡淡描写,秋菊冷傲,海棠娇艳……
“这是你做的?”
周礼真的诧异了。
宋延年点头。
周礼称赞,“这手艺绝了。”
宋延年:“玩笑之作罢了,小侄女应该会喜欢。”
周礼阖上木盒子,对宋延年拱手致谢。
“宋大人有心了,我替我家小丫头谢谢你啦!”
宋延年轻笑,唇畔漾起好看的弧度:“是我多谢大人才对,这段时间跟着大人,我学到了很多呢。”
周礼低头看手中的木盒,里头的木刻书签华美精致,就是放在店里都是大家作品,不愁卖。
想不到这小宋大人还有这般手艺,难怪在这修复字画一道上,入门上手的如此之快。
手艺人,就是心静!
“走走走,今儿晚上去我家用膳。”
宋延年推辞:“不用了吧,太麻烦嫂夫人了。”
周礼板下脸:“要的,跟我还客气!”
他扬了扬手中的木盒子,继续道。
“你瞧我多爽快,你送我东西我都收下了,走走,我家里也就是粗茶淡饭的随便吃吃,你一个小子还吃不穷我的。”
“走啦走啦!”
宋延年:“……却之不恭。”
……
两人先画了酉,这才走出了翰林府衙。
周礼左右看了看,他家的老奴还没有过来,往日这时候该是来了啊。
宋延年看了他一眼。
咳咳!
周礼以手抵住口,咳嗽了两声,有些尴尬。
心里不住的埋怨这周伯,早不迟到晚不迟到,偏偏在他请同僚回家的时候来迟了。
“咳,小宋大人平时怎么来府衙的啊。”
宋延年目光游移:“……走路过来的。”
周礼:“啊!那你应该住得不远,小宋大人是一个人在云京吧。”
宋延年:……
不,长乐坊离这府衙挺远的。
他迟疑的点了点头,只回答了后面的问话。
“是,家中长辈上了年纪,故土难离,就我一个人在云京。”
周礼眼里有了羡慕。
“唉,还是你这样好,我啊就不行了,一家老小都带在身边,当官这么多年了,在云京还租赁着屋子住。”
为了面子,还要养上一对老仆,老周帮他赶马车,老周他婆娘在家里帮媳妇伺候一家老小。
难,真是太难了。
宋延年心有戚戚,“云京的花销是大。”
别的不说,包子都比别的地方贵。
周礼深深看了宋延年一眼,心道,这才到哪里啊。
他拍了拍宋延年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听为兄的一句话,趁着现在年轻还没有家累,好好的琢磨琢磨这生财的门路,咱们不急着成亲。”
“千万不要急。”
成了亲,月俸就只有在府衙分发的那一日能够摸一摸,过过干瘾,等到了家,就得上交媳妇那儿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要钱。
他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打马游街,风光无限的探花郎了。
周礼低头看看自己的肚子,就算是此时酉时肚饿,它仍然坚强又鼓鼓囊囊的挺着。
周礼:……
中年男人的痛!
身上有肉,兜里没钱。
……
宋延年闷笑。
周大人散值后如此活泼啊。
“是,我一定记住了。”
……
两人说话间,一辆有些陈旧的马车咕噜噜的朝翰林府衙驶来。
“老爷我来啦,您等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