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子出钱出力的还是婳儿家。
没办法,两头沾亲带故的。
这周爷爷跟周景中是堂兄弟。这周奶奶是喻明芬的姨婆。
再说了,也不能眼睁睁看人走投无路去死。
周爷爷周奶奶是一片好心,不料却惹出了坏事。
这手术是成功,就是伤口没缝好,发脓了。
周景明年不及四十,就这么去了,留下一个疾病缠身的媳妇儿和一对尚在稚龄的儿女。
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一年七月,华东一代阴雨连绵,萍城地势低。
这田源又在河边,就这么被淹了。
村里有青砖大瓦屋的没几家,大多都是地基以上一米是青砖大瓦,上面是土砖。
还有那穷的,地基以上没一块砖。
这打水一过,屋倒墙塌是难以避免的。
周延茂家就塌了。
“我的意思是,你跟着我们住。把你家腾出来,给他们家住。”
婳儿有空间这个秘密,就像要个私人空间,不想跟周爷爷周奶奶一块儿住,“这事儿我做不了主,你跟我爸妈说去。”
婳儿了解秦慧兰,这住一阵子还行。
看周延茂家的情形,没个十年二十年是搬不走了。
他们又常年不在家,被人鸠占鹊巢了怎么办?
秦慧兰肯定不会同意。
婳儿家起房子周家两老没出过一分钱一分力,他们做不得主,就商量道:“你家还有间房多,让莲妹住你那儿!”
“我同学想住,我都没同意呢。”
周景明喝出事那会儿,周莲妹说的那番话实在叫人寒心。婳儿可不想引狼入室。
孙女这儿说不通,儿子儿媳那更不用说。
周家两老只能把家里空置的一间房收拾出来给周延茂一家子住。
周奶奶问:“他们住这,吃喝怎么算?”
“各家吃各家的吧!他们家粮食倒早搬到老四家了,没被水冲走。”
周奶奶就叹道:“地里的菜完了。那一树树的辣椒,被水这么一泡,都要烂掉了。茄子苗都到了,也没救了。豇豆全淹了,正好开花。要是没被水浸,吃不完的菜。这下要打饥荒了。”
周爷爷安慰她道:“六○年咱们都冲过来了,一场大水怕什么。孩子们都在外头,咱们不怕。”
“不是说咱们家。是这儿村子里头都要不好过了。”
周爷爷吩咐道:“往后不要吃得太打眼了。”
婳儿就出主意道:“把家里头的灶让给他们家做去。爷爷奶奶,往后你们就来我家吃饭吧。”
周奶奶也赞成,“这在家里做饭,那俩孩子要是眼巴巴看着,我还真狠不下心当没看见。”
“一个灶头两家菜,又是天差地别的,久了难免心生不甘。”婳儿臆测道:“这人要是不甘,什么事做不出来。爷爷奶奶,升米恩斗米仇,往后别给他们太多好处。你们就当把房子租出去了,把他们当房客处。算了,这抬头不见低头见,又有亲戚关系,近不得远不的。爷爷奶奶,你们还是搬过来跟我住吧,就把那房子先借他们使。你们可舍得?”
“你顾虑得是!”周爷爷想到死去的堂弟,忍痛舍了自己的“王国”。
周奶奶却舍不得那时不时平白冒肉冒菜冒各种物资的地窖,坚决道:“没道理我有自己的家,为了几个外人,倒搬了出来住。要搬你搬,我是不同意搬的。”
“那喻明芬可是你曾外甥女!”
“我管她是谁呢!我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我哪儿也不去。”周奶奶凑到周爷爷耳根前道:“那地窖……”
婳儿耳朵灵,这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
有这么一宗,周爷爷周奶奶说什么也不会搬过来了。
婳儿打定主意,往后一年里都不往地窖里填东西了,看他们会不会搬过来。
第104章 七十年代有空间12
婳儿实在不想把家里的事情暴露在外人眼前。
如果书灵那一世, 周莲妹就住进了她家。
书灵的事情,最清楚的莫过于她。
那么举报书灵的,很有可能就是她了。
婳儿只晓得一些故事梗概, 具体情节细节她一概不知。
她不能冤枉好人, 也不能没有一点防人之心, 只能带着防备摸索着过日子。
白日里, 周爷爷周奶奶趁着周延茂一家上学的上学,上工的上工,把地窖里的东西都搬到了婳儿家。
婳儿每日都要去公社的缝纫组上班, 就没有再做饭了, 把这艰巨的任务交还给了周奶奶。
婳儿原先在生产队赚工分,年底只能分六七十块钱。现在进了缝纫组, 虽然只是个学徒, 一个月也有十五块的工资。
婳儿有了空间里的东西,没什么要买的。
有这么一笔小钱,她就无比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