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游子吟》。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这是《墨萱图》。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这是《慈乌夜啼》。
嬷嬷:……
姬贵妃把诗集全看完了。
“这是骂我为母不慈呢。”
嬷嬷苦着脸:“奴婢给您收起来吧?”
姬贵妃却将这些书都按住。
“今日阳光正好,我去院子里晒晒太阳,看书。”
嬷嬷满脸担心,姬贵妃道:“她这是替阿衍撒气呢。”
“阿衍……一定已经猜到龙袍的事是我做的了。”
“我这些年对他不闻不问,他应该已经对我没有期待了吧?”
姬贵妃小声说:“没有期待,是不是就不那么难过了?”
嬷嬷不知道该怎么接话,而姬贵妃当然也没指望能从别人口中得到答案。
“太子急了,严家,着急了。”
若非如此,他们不至于这般介意容衍。
着急好,再狡猾的狐狸,着急的时候也会露出马脚。
皇后是真没想到姬贵妃会为了太子做到这份上,容衍再怎么不受宠,那好歹也是她亲儿子,说陷害就陷害,下手还这般不留情面。
“那可是杀头的大罪,也亏得贵妃下得去手。”
皇后冷笑一声:“你懂什么,那还不是因为老三长得太像陛下,而太子,长得又太像……”
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铁矿
后半句被她谨慎地咽了回去。
“如此看来,姬贵妃倒的的确确是可信之人。”
“只是可惜了,她这样算是和老三彻底闹掰了,本来还想借她的手,在科举之事上做些文章。”
可惜归可惜,除了容衍这心头大患,皇后还是很高兴的。
她高兴,皇帝不高兴。
作为一国之君,他不至于昏庸到因为一件龙袍就被激怒到失去理智,但他确实因为姬贵妃的所作所为感到震惊。
“她就这么厌恶朕?”
德公公天聋地哑,像个没有感情的木雕,存在感微弱到连呼吸都几乎让人感受不到。
过了好一会儿,皇帝才不容拒绝对德公公说:“朕要去萧家吃饭。”
德公公:……
这好像是命令。
得知皇帝要来,潇潇和顾长安手脚麻利换了菜。
皇帝是没指望自己能在萧家受到多大欢迎,也没想过能来享用山珍海味,但让他堂堂九五之尊喝白粥,是不是过分了一点?
萧家没人觉得过分,甚至还限制他只准喝一碗,咸菜都限量,吃完饭潇潇就在那背孝经。
背得皇帝脑瓜子疼。
离开的时候他十分感慨:“瞧瞧,这不是亲爹娘的都还在替他打抱不平呢。”
说完发现把自己也给饶了进去,于是心情更不爽了。
他走之后潇潇迅速放下只喝了一小碗的粥,把还在厨房热着的菜端上来,一边吃一边问萧苒:“他怎么什么都没问?”
萧苒给女儿加了块肉:“他呀,心里明镜似的。”
就是有时候装瞎罢了。
潇潇又问:“娘觉得咱们什么时候告诉皇帝陛下真相比较好?”
萧苒斟酌了一下:“本来想等凶胡人走了之后,但现在咱们都不开心,怎么能让他们高高兴兴回去。”
“就是委屈了阿衍那孩子,平白受苦。”
潇潇叹口气,她偷偷见了容衍的事儿是秘密,所以这会儿也不能表现出什么都知道的样子,不过当晚她就又溜进宫去了,还给容衍带了好多好吃的。
她不会安慰人,以前觉得能吃饱喝足人生就算是圆满,所以喜欢一个人,也就首先想到给他做世上最好吃的东西。
而容衍见多了各色尔虞我诈,反倒是潇潇的真诚最能打动他。
说不在意是不可能的,被亲娘厌恶至此,他这一路走来不知多少次怀疑自己该不该出生。
既然这么恨他,当初又何必生下他。
可是吃着潇潇亲手做的美食,那些悲观的念头好像就都逐渐不复存在。
潇潇看着容衍眼下青黑,说什么也要他在空间先睡一会儿,然而看着他的睡颜,她发现自己也困了。
潇潇做了一个梦,梦里,萧家没有找回女儿,萧苒没能治好旧伤,凶胡攻入大夏造成生灵涂炭时,京城皇宫忽然大火不休。
皇帝驾崩,新帝登基后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将严家抄家,群臣反对,新帝当朝斩了包括左御使在内的几名言官,而后亲自提着前太子,让他看着严家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