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二和赵向北就让二老回去照顾家里面。
而他们两个就一起举着火把,跟村里的壮劳力一起上山寻找。
再晚一些的时候,唐晓福就哄着自家胖儿子睡着了。
第二天,却知道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郑家大哥儿在山里的矮树下上吊了。
等到赵向北他们上山找到人的时候,都已经僵硬了,救不回来了。
郑家么么哭的当时就晕了过去。
而邻村那个瘸腿的老光棍儿听说了即将要进门得夫郎,人就这么没了,顿时也不愿意了。
他上门讨要彩礼的粮食,两家闹得不可开交。
竟然无人理郑家大哥儿的身后事,着实让人寒心,还是村长出面,各家出了几个铜板,买了口薄薄的棺材将人葬了下去。
唐晓福抱着自家胖儿子坐在东屋,看着李氏那鞋底儿。
他知道了这件消息,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郑家大哥儿多好一个人啊,前些日子我还见他上山帮忙割猪草呢。”
李氏穿针的手一顿,将手中的鞋样子放下。
“这种事情每年村里也有不少。之前跟我同村的一个云哥儿,长的那叫花容月貌,村里边无数的爷们都喜欢他。但是家里边嫌贫爱富,将个不大的哥儿嫁给了个60多岁的地主。那地主生性暴虐,打死过很多夫郎,我那朋友嫁过去不出二年人就没了。唉,都是冤孽呀。”
唐晓福扯过布巾,替胖儿子擦擦嘴边的口水。
“刚才我还看王家那个小子,在坟头上哭的那叫一个惨。人都接过去了两次,可是人都没了,这个样哭又是给谁看呢?”
李氏闻言撇撇嘴,重新拿起鞋底子,继续那鞋底儿凉凉的说道:“自古都是痴情的哥儿,薄情的汉日后,咱们家几个小哥儿长起来,那可要好好的教养他,别为了个爷们就要死要活的。这天底下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好爷们,那可是比比皆是。”
唐晓福莞尔一笑,就觉得自家姆么十分可爱,就凑到他身边跟人撒娇。
一时之间,郑家和王家这点破事,就成了省里人的茶余饭后,两家人走出门都被人指指点点的。
自从郑家大哥走后,郑家么么就越发的沉默寡言了,人也佝偻了许多。
唐晓福经常能看到他在地头上,扛着锄头顶着日头劳作的样子。
唐晓福本以为这件事情就此就算了结了。
但是没料到郑重东是个这样利欲熏心的人。
他见把大哥儿许配给老光棍不成,又赔了不少的粮食。
竟然把郑家大哥儿的卖了配冥婚,而且不是做大,而是做小。
这次他没有要粮食,竟然是直接要了银子。
十两银子到手,竟然不顾郑家大哥儿丧期百天没到,就准备第二天带人上山挖坟。
他家那户买了郑家大哥的人招在家装备了好酒好菜款待,第二日准备就让人直接将郑家大哥二尸体带走。
唐晓福抱着自家胖儿子在家附近遛弯儿,远远的就看到郑重东拎着酒和猪头肉,满面红光的向家走。
郑重东满脸都是得意,逢人就说得了十两银子。
养了个赔钱的哥儿,死了还能挣些银子,也算不错云云。
唐晓福看他那副志得意满的样子,微微的蹙眉。
但是当碗泡过脚,唐晓福哄着自家胖儿子睡觉的时候,就见赵向北一脸面色沉重的走了,回来看那模样就知是有什么事儿。
唐晓福见自家胖儿子马上睡着了,也没有多出声。
拿过之前亲手缝制的一个布兔子,塞在胖儿子的小床边,将人哄睡了,就拉着赵向北来到屋外。
“怎么了?刚才你行色匆匆的出去,这会儿回来了脸色不好。”
这会儿天已经近,5月到是不太冷,微风徐徐,有几分凉爽。
赵向北拉着唐晓福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了一眼唐晓福的神色,有些顾虑的说道:“我说了你可别害怕。”
唐晓福发了个白眼,顺手拍了一下赵向北的手臂。
“多大的事还至于我害怕,别掉我胃口,快快说。”
赵向北将唐晓福的手捞在自个儿大大的手心当中,神情中也有几分动容。
“郑重东和上门结冥婚那家人都没了。”
唐晓福的心猛的一跳,手抖了一下碰到了手边的茶碗。
“怎么会呢?傍晚的时候,我还见到他买酒买肉满脸得意呢。”
赵向北替唐晓福扶正了茶碗,重新续了一杯温热的茶水,徐徐的说道:“是老鼠药,郑么么下的,看样子是下在晚上的那锅猪头肉炖白菜里面。所有人都吃了这会儿尸体都僵直了。”
唐晓福瞪大了眼张开嘴,半天没找回自己的声音。
“那郑么么,郑么么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