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在焦急的等待着。
里边时不时就能够传来团哥儿的闷哼声,但是他是个极有忍耐力的人。
年少的时候也吃了不少苦,知道这会儿大吼大叫会浪费力气。
他自己就苦苦忍耐着。
两个时辰过后,唐晓福又连忙去灶间做了一碗热汤面,放了两个荷包蛋,偷偷的又加了一点灵泉水,送到房间里边。
这会儿团哥儿浑身汗水,仿佛是从里边捞出来的一样。
李氏扶着他唐晓福小心的给他喂着面条。
一小碗面条下肚之后,人也有了些力气。
唐晓福退一出西屋,不由的抹了抹额头的冷汗。
越是看着情景,他越是害怕,心中尤为佩服上辈子的女性。
简直就是搏命呀。
好在团哥儿这会儿身体好,就算有孕了,也没有在家中躲懒,时不时的就会帮着李氏干活,生的也比较顺利。
过不到一个时辰就听到。众人坐在院中就听到西屋那边传来小婴儿中气十足的啼哭声。
半响只见一个产么么,满脸喜气地抱着个红色的小襁褓,来到等在外边的唐老二面前。
掀开襁褓的一角,露出小婴儿的脸蛋,笑眯眯的说道:“恭喜主家,贺喜主家。大胖儿子,六斤七两。”
唐老二顿时眉开眼笑,他人本就憨憨的这会儿乐出一口大白牙,更显得傻气。
不过开心归开心,唐老二也没忘了给喜钱。
连忙从腰间掏出一些铜板,给在报喜的产么么手中。
唐老二小心翼翼的接过那小婴儿,仿佛接过一颗重磅炸弹一般。
他低头细细打量那小婴儿的眉眼,唐老二先是喜后是忧,最后有些炯炯有神。
大概是他浑身僵硬抱的不舒服,小婴儿又哇哇哇的啼哭起来。
唐老爷子听得心疼,瞪了自家儿子一眼,上前熟练地接过孙子,就听到旁边唐老二会傻气的嘀嘀咕咕。
“还好是个儿子。要是哥儿,不然长得这样丑,日后可怎么嫁人呦。”
唐晓福听到噗嗤一乐,伸头去看老爷子怀里的小婴儿。
果然是皱皱巴巴一小团,活像个小老头。
皮肤还是红红的,头上为数不多的一些黑发,湿漉漉的粘在发顶,确实算不上好看。
唐老爷子一听自己家傻儿子,这冒火气的话,顿时气得一佛出跳,二佛升天。
上前就给了唐老二屁股一脚。
“说什么傻话,谁家娃娃生下来不是这样的?你生的时候皱皱的还不如他好看呢。等满月长开了就白嫩了呢,哪有你这么做爹的。”
唐老二被不轻不重的踢了一脚,也不生气。
又傻乎乎的凑前边,去看唐老爷子怀里的小婴儿,那是怎么看也看不够,
那边李氏和产么么收拾好出来之后,唐老二连忙焦急地迎了上去询问。
“姆么,团哥怎么样了?他没事吧?”
李氏看着儿子焦急的脸,也不由的觉得好笑,连忙安抚他说道:“团哥儿累极了,这会儿睡着了。你进去看看就出来吧,莫要发出声响,打扰他。”
唐老二连连点头,小心翼翼的进了西屋,活像做贼。
唐晓福看到这幅情景不由觉得很好笑。
走到李氏身边。
“姆么,如今家中三头奶羊,那四个孩子喝奶,您看够不够?不够过两日我去县城再买两只回来。”
李氏盘算了一下摇摇头。
“家里还有不少上回你带回来的奶粉,宝哥儿如今也大了,只要喝奶粉吃饭就可以了,家里的羊奶给三个小的应当是够的。”
唐晓福怕李氏舍不得挽住他的手,撒娇的说道:“姆么,您不用心疼银子买些羊,日之后就放在那林子里边,既能肥地,又能留着下崽,亏不了的。”
如今果树茁壮成长,唐晓福也盘算着待到果树再大一些,在林子里面放些鸡鸭羊之类的共同养殖也是个不错的收入。
唐老爷子。这会儿乐颠颠的正拉着赵向北去门口挂小弓箭。
这也是本地的一个习俗,如果生了哥就挂一个香包在外边。
如果生了个儿子就挂个小工件,在外边让乡亲邻里的知道这个家有喜事。
众人都是喜气洋洋的,王仪站在西屋门口抱着孩子,艳羡的看着唐老二家的那个方向。
再看了看怀里的宝哥儿,低声的叹了口气。
在宝哥儿脸上亲了两下,自言自语的说道:“姆么的宝哥儿,你可要争气呀,日后要读书识字,也要会算账绣花。姆么以后。也招个上门女婿给你,日后你生的娃娃就姓唐,也给咱家顶门立户。”
宝哥儿哪里也懂王仪在说些什么,只是拽着自家姆么胸前的衣襟,呀呀学语。
“争气。”
听到宝哥儿口齿清晰的话,王仪仪脸上带着个笑容,吧唧一亲在小家伙的脸颊上声音也带了点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