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他当太子必须过两关,一是信王,一是宣帝。
霍卓只是通过李阮秋有了世子的身份,她不敢把真相曝光,否则她和祝阳侯府全完了。
关于他身份的秘密,李阮秋帮忙遮掩还来不及,所以不必在意她。
霍卓看着信,觉得爹爹说的极是,他是当局者迷,没有看破真相。
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自从他知道身世后格外紧张,所以有些讨好李欣荣,生怕她察觉到什么。
原来大可不必如此。
信的末尾,任家爹爹附上了以霍卓身份写的一封自责书,供他参考。
他让霍卓根据自己的情况修改润色,呈给信王,务必要叫信王感受到他这个儿子内心深深的后悔。
“舅舅这封信真是帮了我大忙……”
不能认亲生父亲,霍卓只能跟着李欣荣叫他一声“舅舅”。
“那当然,舅舅学富五车,只是时运不济。”
李欣荣今日的任务完成,她走的时候,羞答答地塞给霍卓一个自己绣的荷包,上面是一只翱翔的老鹰。
“鸽子?”霍卓有些疑惑地问道。
“老鹰!这是雄鹰展翅!”李欣荣气得跺脚,伸手要抢回来,霍卓立刻把荷包收了起来。
“我知道是老鹰,故意逗你的。”
两人对视,李欣荣小脸一红,转身快步走了。
等回到听雪堂,李阮秋看到李欣荣娇羞的模样,心情好了许多。
女儿和侄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等霍卓当太子,女儿嫁入东宫,她就满足了。
祝阳侯夫人和女儿去了信王府的事情,没多久宣帝便知道了。
“她们聊了什么?让朕瞧瞧——”
宣帝在先帝第一次还阳那天晚上,就给信王府安插了钉子,着重关注李阮秋,霍卓。
等丁五把整理的资料呈上,宣帝一页一页地翻阅着。
李阮秋和任芙蓉比较谨慎,话语里没透露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可是霍卓和李欣荣那边很成问题。
“拿到那封信了吗?”宣帝问道。
“没有,世子看完信直接烧了。不过,世子留下了一张纸,属下已经命人找机会誊抄了一遍。”
“呵,倒是很小心谨慎。”宣帝冷笑。
任家?
他想了想,祝阳侯夫人的娘家。
任大学士因为科举舞弊案被罢官,这事他还记得。
当年的考题提前曝光,虽然不是他泄题,可是作为主考官,任大学士难辞其咎。
宣帝还算宽和,只追究了主谋的责任,其他人员做了罢官免职的处理。
怎么?任家莫非也知道换子实情?提前讨好未来的太子?想借此机会翻身?
呵——
宣帝冷笑。
“盯着任家,另外,祝阳侯夫人和她女儿身边也要插钉子。”
宣帝心里的谜团越来越多,他想知道,除了祝阳侯,任家在里面起到了什么作用。
等第二天看到暗卫誊写的文章,宣帝气笑了。
这是有人帮霍卓造假?文章是任家人帮忙写的?原来霍卓有专业枪手啊!
那他以前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是他本身如此,还是背后有“谋士”指点?
宣帝非常怀疑。
有奉天关注宣帝这边的动静,明庭每天忙着锻炼身体减肥。
当然,他必须表现出千万个不乐意,否则岂不是露馅了!
两天后,明庭收到了霍卓送来的自责书,被假儿子的表演感动得眼圈发红。
等宣帝赶到,他立刻跟皇兄炫耀起来。
“卓儿长大了,懂事了!皇兄,要不你放他出来吧!自家孩子,关两天就行了。”
看见蠢弟弟眼角的泪痕,宣帝一边气弟弟太容易相信人,一边在心里骂霍卓是个狗东西。
还有任家,也不是什么好人,居然选择他弟弟当攻克对象。
很好!宣帝又在心里的小黑本上给他们记了一笔。
“朕金口玉言,要是朝令夕改,以后怎么叫人信服?”
宣帝一句话拒绝了明庭。
“说的也是。”明庭愣了一下,连忙点了点头。
“是臣弟没考虑这么多,那就让卓儿再关一段时间吧!小孩子还是不能太娇惯。”
听了这话,宣帝嘴角微微上扬。
这是不是说明,在弟弟心里自己这个皇兄才是最重要的?
高兴之后,宣帝让明庭换上便装,他们出宫走走。
“微服私访吗?”明庭一听,十分兴奋。
“皇兄,出去后我叫你什么?兄长?大哥?哈哈,有趣,好有趣……”
看到明庭兴冲冲地跑去换衣服,宣帝摇了摇头。
杏花村简大郎已经找到了,是个瘸腿的铁匠。
根据暗卫的调查,简大郎有个女儿,今年14岁。
她是皇弟的女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