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面的时候往里面窝一个鸡蛋,撒上点盐,面就变得劲道起来。
往平底锅上刷点儿油,把和的软软的面摊在锅里。
上面也撒上一层油。
剩下的就是来回翻了。
饼子变成黄色,上面还有些金色焦糊的硬片,吃起来嘎吱嘎吱的。
前世在孤儿院的时候,院长阿姨烙的饼子就是这样的。
当然……院长不会放太多油。
“你真厉害。”乔氏看着宁宴忙活,由心的夸赞了一句。
若是换成她,可烙不出这么好吃的饼。
“我也觉得我很厉害。”宁宴说着,开始往堂屋摆饭。
家里的人一多,圆桌子就有些不够用了。
宁宴把灶房的小桌子也摆到了堂屋,放在门前,上面搁了小份的食物。
几个小孩儿坐在小桌上一起吃饭。
乔翘盯着盘子里的兔肉,再也不说那句:兔兔辣么可爱了。
桌子上的菜,就多了几根红色的辣椒,味道就变的极为美味。
宁朝烨这会儿又想开酒楼了。
有辣椒的存在,做出来的菜肯定好吃,到时候……
当然宁朝烨也是想想,现在卤肉的事情都还没有理顺,哪儿能去开酒楼,
他又不是铁打的,就算想要挣钱也得一步一步的来。
在宁家呆了一天,宁朝烨就带着乔翘离开了小院、
宁家恢复安静,徐氏继续跟贾婆子学规矩。
宁谦辞手里捧着书时不时的发呆。
有情况!
宁宴有心问问宁谦辞到底在想什么,但是,每次都还没有问,就被这个弟弟把话题扯远了。
几次下来,宁宴也知道这弟弟心里有成算,就没有继续关心下去。
偶尔去杨太傅家里,宁宴还看见宁谦辞在那里。
宁谦辞一副请教的姿势,这样子……宁宴越发的看不懂了。
将宁谦辞回村之后的行为串联一下。
宁宴眼睛一亮,心里有了猜测。
第208章 外地人
急急忙忙回到家里,推开书房的门,将宁城县志拿出来,上面竟然还有标注。
她想的肯定没错了。
这个弟弟科考应该是通过了,甚至已经下放到一个叫宁城的县里。
回忆一下宁谦辞说过的话,大概是明年就去上任。
时不时往杨太傅那边跑,应该是请教为官之道。
……
不吭不响的就取得这般成就。
小崽子还瞒着家里,宁宴有些看不同这是什么操作。
当然宁谦辞不说,宁宴也不会拆穿。
只是……
偶尔看见徐氏给宁谦辞相看媳妇的时候,宁宴会关注一下宁谦辞的表情。
都已经要下放下去做县令了,还能看上村里的女人吗?肯定不会的。
功成名就再成家立业。可不就是为了能够找一个有共同语言的。
十七八岁了都没有娶媳妇儿,不就是为了避免成为陈世美。
不然,谁还不想在适合的年龄娶上一个娇妻。
跟想象中的一样,宁谦辞一个也看不上。
徐氏就开始发愁了:“你说,你弟弟到底想要找个什么样的呢?”
“……”宁宴没有理徐氏,如果她说实话,徐氏不得兴奋死。
如果说谎了,徐氏日后还不得找她算账,反正在徐氏眼里,她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不行,我得继续打听着,实在不行就找个喜欢你弟弟的凑合一下,总不能不成家呀!”
“……”听见这句话,宁宴手里的扫帚差点儿掉在地上。
凑活……
这怎么可以凑活。
“您还是先给谦辞商量一下吧!”宁宴说着,拿着扫帚赶紧的走开了。
继续听下来,说不准徐氏会生起什么样的心思。
“那我找他问问。”徐氏嘀咕一声往宁谦辞的房间走去。
宁宴从不能从宁谦辞嘴里套出话来,徐氏就更没那本事了。
跟宁谦辞说了好一会儿,宁谦辞愣是没有吱一声。
徐氏有些丧。垂着脑袋从你宁谦辞房间走了出来。
贾婆子看见徐氏这垂头丧气的样子,张嘴咳嗽一声。
徐氏似乎有些怕贾婆子,立马就端正走姿,比小学生遇见老师还乖。
贾婆子似乎还有些不满意,带着徐氏往房间走去。
徐氏委屈的跟在贾婆子后头。
再也没有时间管宁谦辞娶不娶媳妇儿了。
夭寿了,贾婆子比吴幼娘冻得还多。
每天都给她安排不少的事情,绣花,烧饭,管家甚至还拿着一堆的布头让她分辨这些都是什么布。
徐氏很忙,是这个院子里最忙的人。
眼见着徐氏改变,宁宴对贾婆子更加佩服了,贾婆子是个有本事的啊!
宁宴牵着卷毛往外走。
路上看见村长急匆匆的往家走去。
“村长最近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