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英美同人)倔强青铜(16)

作者:修竹花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一个人,养三个吃饭的嘴。

大部分的收入,也就在五千左右。

仅凭所谓的工资,也就能是个温饱。

更何况,你有四个老人需要赡养。

而如果两个人工作,收入就可观许多。

虽然一直叫嚣着女性回归家庭,但是除非身价百万,否则,你确定好要穷一辈子,自己的孩子也穷一辈子的未来,否则最好是支持自己的妻子工作。

有些时候,阴谋论的洛可可觉着,女性回归家庭,和读书无用论一样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推出来的。与美利坚的反智理论一样,目的就是让人贫穷一生。

人之所以能达到现在的地步,和学习离不开关系。

而学习,是需要金钱的成本。

扯远了,对于人造子宫来说,它并不难理解,也是基于齐塔瑞人反推出来的技术。当科技越发达的时候,生育也绝对是越发达。毕竟现在都有无痛分娩。而齐塔瑞这种高级文明,也有更为发达的繁衍方式。虽然能借用的不多。

谁让洛可可想到的太晚了呢?通过信号入侵齐塔瑞人飞船下载资料什么的。

简直干的漂亮!

但在繁衍上,齐塔瑞已经步入机械化培育同族。

当然,人家的社会模式也是适应这种更新换代。但人类社会,目前还是做不到的。

人类的生育,虽然把母亲怀胎十月说的再美好,其实从人体的角度来讲,胎儿就是寄生在母体的寄生虫。通过胎盘分泌各种激素控制母体提供自身营养,让自己健康成长。胎儿的生长,最重要的无疑是激素,环境,营养。

环境,人造子宫的主要就是模拟人类子宫环境,附着在小腹,对腹部的皮肤不会有影响。

营养,人造子宫的营养来自于‘母体’的肠道,模拟胎盘和最富含营养的小肠相连,保证胎儿的营养需求。

唯独激素,是需要最长每隔半个月观测,打上一针,当然,速度很快,最长五分钟解决。

而人造子宫从安装到怀孕激素生产,价格也就在三万左右。

对于女性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难以承担的价格。

当然,人造子宫并没有合成卵子的功能。

也就是说,现在的人造子宫,只适合夫妻。

同性间还做不到。

不过现在的生殖小组正研究如何利用母细胞分化卵子,精子。很快,洛可可就能看到同性/孤雌/孤雄生殖。

在研究这些人类繁衍的重要科技的时候,洛可可还得到了一些附加小产品。

比如模仿女性孕期激素,对身体无害,让大脑认为自身处于怀孕状态的绝.经药之类的。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女权的问题,说多了也没意思。不过我觉着关于女性产假问题是,在我看来,女性各种假期越多,越容易引发女性就业歧视。

在这方面,企业背锅其实并不大。

咱们国家本身不是商业大国,时间也短,社会福利也不如发达国家,国情也大不相同。尤其是企业,大家也明白不可能有特别牛逼的百年企业,有也少的可怜。毕竟很多普通企业一红火就很快干不下去,原因也就不解释了,大家都懂。

那么,本来企业就不好开,老板目的就是赚钱,赚更多的钱。谁的钱都不是拿来做慈善的,老板在选择职工上,对于工作四五年生孩子休好几个月的产假,还被孩子分去精力的女性,自然是不喜欢的,甚至是不聘用的。

更可况现在还开放了二胎。

毕竟,人家老板来这个企业也有风险,不当家那知材米油盐贵?

这不是为企业老板洗白,而是一种事实。

因为这是一个赤.裸裸的现实社会,没有奇遇,也不会遍地老板亲人被你碰上,扶个老头让个座是公司股东。

这就是一个操.蛋的现实社会,就看你能给我提供多少创造多少价值多少钱。

对,国外的女性也有假期,也有补助,但没人看到国外妻子生育丈夫的假期多少,国家伸手给了多少补贴。

有兴趣可以瑞典带孩子的父亲,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生育补贴。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的丈夫宣布成为家庭主夫。

在我看来,真正梦提高女性地位,不仅仅是给予女性各种福利帮助(国家而不是企业)。更重要的是对男性的教育,对社会观念的转变。

为什么要无限延长妻子的产假,而不是给予父亲更多的产假开照顾孩子?

为什么养育孩子父亲不用插手,所谓的父爱不动如山,就是和山一样一动也不动?

难道这不是他的孩子吗?

不要解释说女性擅长教育孩子,都是学的,新手妈妈出错的多的多,而科学研究表明父亲教育的孩子更聪明更健康。

国内的女权,其实是特殊情况下获得的,它不同于国外女权意识萌发,经历数百年的奋斗获得的。而是由于特殊情况,毛爷爷一声令下,各种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宣传,女性权益等等,这其实是男性给予我们的。

这种获得,其实是非常不彻底也不深刻的。

现在国内的女权,也有一个有趣的名字。

‘田园女权’。

在我看来,虽然有资源倾斜,但是男孩,从一出生就确定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但它无疑是一条康庄大道。

但女孩,却并没有这么苛刻,比如说,女孩子不用学那么多东西,女孩子长的漂亮就行了,女孩子不用搬东西,男生出来干活,我养你一辈子等等的话,可能女性或多或少的听过。但对自己真的好谁都不清楚,不过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罢了。

《奇葩说》的马薇薇发过一条微博:

你一旦开始利用自己的性别优势,就不要怪别人歧视你的性别劣势了。

人造子宫,出现的时候我们,甚至我们的女儿孙女都享受不到了。

但是让自己的丈夫,教导自己的儿子承担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我想我们还是做得到。

瑞典最早让丈夫放产假,响应的男性不足3%。

而美国也经历过女性回归家庭的时代。

现在国内的生育率越来越低,开放二胎的时候,我觉着这对女性非常不友好。事实上,也没有报道写过死在二胎的女性有多少。

新婚姻法,一开始我也就觉着对女性很不好。但反过来想想,这也对女性想要走捷径的心凉了大半。

至少我买房之后再结婚的想法更是坚定不少。

哎,其实顺这么多,也就是发发牢骚,大家看看,一笑了之吧,毕竟个人观点,又怎能知道对错呢?

克罗斯博士

在洛可可看来,除去生理差异和体力的不同因素,女性的创造力和男性没有任何差距。

但人类社会长期男女分工的问题,导致了人们对各自认知的僵硬化。

比如女性喜欢粉色等鲜艳的颜色,而男性喜欢黑白灰等素净的颜色。女性喜欢洋娃娃,性格文静,而男性喜欢玩具汽车,坦克,性格冲动等等。

但事实上,这其实是大人世界对幼儿潜移默化的结果。

人类的大脑并不能全部处理眼睛等器官带来的信息,为了保证大脑不超负荷,人类的大脑把百分之八十的信息都交给了潜意识处理。幼儿对身边信息的接收其实是非常模糊的,但是在电视,父母,老师等生活中的模仿和学习中,会把这种社会现象嵌入自己的大脑。

虽然孩子可能并不理解为什么,也说不出来道理,但‘潜意识’中,就会认为他们会这样做。

而后,性别模板就定型了。

瑞典兴起的无性别幼儿园,在教导小孩子的时候,没有灌输任何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很快老师们发现,喜欢汽车坦克的女孩和喜欢洋娃娃的男孩都很多。

而在学生时期,霸占全班/全校第一的女生也多的数不胜数。

人类的个体差异,其实是非常大的。你无法用一个标签去形容一个整体,比如学习上,有人就是能短短几分钟背下一整页的英语单词,而有人一个星期还背不全。又比如绘画,有人能分辨出相同颜色的细微差别,而有人却是色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