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钧定忽然掏出了一个大信封,塞到了老黄手里,局促地搓着手:“民警同志,真心感谢你们能同意!这是预付一年的工资,您先收着给孩子用,就别客气了。”
来之前,邱明泉就把这事和他说了,他现在财大气粗,当然希望能真的促成这事,要真能请到刑警大队的资深民警,那简直就是放了一百个心。
区区六百元而已,他现在哪一趟不是进账好几万巨利?
再说了,都是孩子的父亲,听到黄副队长家的不幸,他也真心实意地想帮点忙。
李大队长把几个人送出门,转身回到向元涛的办公室:“向局,那事妥了。嘿,今儿算是长见识了,一个小孩子,老神在在的说要聘请人民警察,还特意说叫我请示您,说您一定会答应!”
向元涛怔了怔:“小孩?”
李队长目光正好落到窗外,伸手一指:“对啊,就是上次劫案中的那个。那儿,就那个小孩,刚刚走出去呢!”
向元涛心里怦然一动,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窗前。
公安局的大门口,一个孩子正站在那里,和刘东风挥手告别,一眼看去,虽然隔了那么远,可是向元涛却依旧一眼认了出来。
是那个孩子,邱明泉。
“嗨,向叔叔在看你呢!二楼的窗户那儿。”大门口,封睿忽然开口。
邱明泉怔然抬头,目光越过小楼前的树影婆娑,望向了封睿指点的方向。
小小的窗户里,那个男人的脸孔看不真切,可是邱明泉却觉得,那位沉默威严的向元涛,的确在远远地凝视他。
不知由来的亲近涌上心来,他忽然抬起手,远远地,使劲向着那个小窗户挥了挥手,才转身跑开。
……
年底不知不觉到了,邱明泉和马钧定终于迎来了国债倒卖生涯的最后几笔生意。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搬运工的行列,嗅到了这里面的商机,全国几个省会城市之间的国债交易点,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易者,敏锐地寻找各地的差价,蚂蚁搬家似的进行着搬运。
而这种差价,已经越来越小,最终,缩到了基本持平的数字。
异地倒卖的人,也跟着消失了,利润从来都是这样,一旦趋向平均,那么就失去了吸引力。
下半年的时候,马钧定每次出行真的都有两位民警陪同,专门护送,邱明泉却没有随行,刻意避开了这种招摇的境地。
很快,就有新闻报道开始出现,口气非但没有半点怀疑和批评,反而充满了热情洋溢的肯定——国家支持鼓励流通,一切法规没禁止的,就是可行!
马钧定成了名人,报纸采访、新闻上镜,成了东申市金融开放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初时他充满忐忑,甚至专门跑去税务部门主动要交税,邱明泉却笑着说:“放心,国债交易免税。”
马钧定自然不太相信,找遍了报纸和新闻,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去问了国债售卖点,也是一片糊涂,一直到他带着几十万元赶去了税务总局,才最终放了心。
“你早就是名人了,我们怎么可能不注意到你。”税务局长亲自在办公室接待了他,十分感慨,“你这样主动缴税的是好同志,不过放心,国债交易的利润的确是免税的,国家刚刚出台了文件,特意说明了这件事。”
“主动缴税却免税”的新闻又上了头条,马钧定惴惴不安地总算放了心。
可是只有极少数的银行高层才知道,其实这场造富神话里,除了那个在明面上的马钧定赚到了百万之巨以外,还有一个影影绰绰的神秘身影。
一个孩子。
姓邱的那个孩子,在后期的国债每次交易中,大概的成交额也有接近四五十多万。
一直关注着数据的魏清远,甚至能猜出来邱明泉的生活轨迹。
他和马钧定不同,马钧定被迫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可是他却一直隐藏得很好,而且,一旦开学,他出现的次数就只限于一周一次,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他并没有放弃学业,而是冷静得像个成人,按部就班地走着自己的路。
魏清远不知道的是,此刻的邱明泉,已经在封睿的指点下,再次出没在了静安区。
1989年,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邱明泉悄悄地,游走在了那个股票公开交易点。
自从冯二那些毒瘤被拔除后,这里的交易氛围就好了很多,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聚集,已经成为了民间的非流通股票的最大集散地。
邱明泉倒卖国债一年,积攒了近五十万巨款,而通过最近这一段时间,他已经开始不显山不露水地,分多次、小批量地开始购入几种股票。
市面上流通的企业股票已经有上百种,别人出手大部分是凭着猜测,而邱明泉却在封睿的指点下,不动声色地开始囤积特定的八只。
东申市即将在明年正式开展股票交易,第一批放开的股票,只有八只!
俗称的老八股,其中七只来自东申市,分别是真空电子、飞乐音响、飞乐股份、豫园商城、申华控股、爱使股份、延中实业,还有一只来自于隔壁的浙省,浙江凤凰。
而现在,只有封睿知道,一百多只国有企业发行的股票中,哪八只会最终雀屏中选,摇身一变,成为首批会下金蛋的金鸡。
不问价格,不管多少,只要出现在邱明泉面前,他都悄悄出手,但是绝不主动询问。
——有心人太多了,假如他不停询问和寻找这八只,将来上市的那一天,谁知道会不会有人终将记得他的异常,产生怀疑?
终于,在长达大半年的细心搜罗下,他慢慢地将手里的五十多万元,全部换成了那八只股票。
这其中,就有他早前曾经放出去卖给马钧定的那只真空电子。再买回时,真空电子的地下交易价格,已经从他出手时的130元,涨到了180元!
这一天,邱明泉拿着最新的《人民日报》,饶有兴趣地看到了一则消息。
“东申市首批功能齐全的商品房小区首次面向市民开放出售,均价2000-2300元不等。”
邱明泉津津有味地看着,忽然有点心动:“报纸上说,这些房子远远超过了居民的购买力,要工作人员不吃不喝一百年才能买得起呢。”
再往下看,他不由得也忍俊不禁,整个报纸上,都在感叹新造好的小区只卖出了十分之一,成了空楼,并且感叹这样的房价,已经远离了市场,完全就像海市蜃楼一样。
封睿懒洋洋地嗤笑一声:“那当然,不要以为穷人穿越回来,就能买得起房子,靠房子发家致富了。无论在什么时候,房子都是奢侈品。”
觉得挣了五十万很多了吗?也就是最新的两套100平米的市中心住宅而已,甚至算不得豪宅呢。
邱明泉沉默了。
他一直心里有个想法,就好像绝大多数人想的一样,重生回去,趁着房价还没飙涨起来,赶紧买一套房子,可是现在看,其实并不现实。
假如只是普通人,依旧是买不起的!
这个时候的老百姓,月薪也就一两百元,真的和后世完全一样,工薪阶层哪里买得起两三千元的住宅呢。
“那么,我们要不要买一套呢?”他硬着头皮问,在心里,他还是很想搬到明亮宽敞的大房子里,叫爷爷奶奶早点过上好日子的。
“当然不行!”封睿就像是炸了毛的猫一样,“真是蠢透了!房子升值多慢,你现在把钱拿去买房子,三五年也涨不了一倍。可是你知道,马上股市开市,会疯狂到什么程度?!”
邱明泉一怔:“有多疯狂?”
“和你说不清,到时候你就自己能看到了。”封大总裁傲娇地吩咐着,“开学后你就是初三了,好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给我考上继光中学去。”
邱明泉吃了一惊:“那是哪里?为什么要考去那里?”
封睿沉默了一下:“因为我在那里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