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走出来的两个人还有一些羞涩,但看到大家惊艳的眼神,还有惊喜的目光,全都放下紧张的心情,按照阿瑜教他们的,尽量表现得自然轻松,面带微笑,将衣服最美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就这样,一对接着一对,布庄里的伙计和绣娘陆陆续续展示着阿瑜设计的新衣服,流水般的造型,新颖而独特的款式,竟把台下那些围观的百姓都看傻了,等表演结束,大家还沉浸在其中。
有人忍不住问了:“这衣裳真好看,哪里有卖呀?”
阿瑜站在台中间,告诉大家:“这衣服是我后花街布庄的新样式,只有花街布庄有卖。现在去买,还可以免费办会员。”
也有胆小的问:“那衣服贵不贵,怕是我们寻常百姓买不起?”
阿瑜弯着唇角笑一笑,“我们布庄的衣服有高中低三个档次,若是要高档面料,享受布庄绣娘亲手为你定制的衣裳,自然价格要高一点;若是你对料子没有太高的要求,凡在我们布庄买下指定的料子,我们只收布料三成的价格,便可为你做一身衣裳;若是对料子和做工都没有什么讲究的,还可以买我们做好的现成衣裳,价格只是普通衣服的六成,真是经济实惠。而且办了会员之后,还可以享受到我们布庄以后的优惠活动。”
人群中有人听了,忍不住喊道:“那还等什么,过去看看呀。”
说完,一大群叫花街的游客,都呼啦啦的往后花街的布庄跑去。
这么好看的衣服,这么优惠的价格,自然要去凑凑热闹。
这一天,花街布庄光订下的衣服就有近两百件,还不包括那些买现成做好的,总共收入银两三百四十八两,相当于叫花街一个月的纯收入。
布庄里管事的绣娘不敢置信的问:“大东家,我怎么感觉今天像是在做梦一样。怎么跟着你走一回秀,就有这么多人跑到咱们店里来买衣服?”
管事绣娘没想到阿瑜想出来的点子这样受欢迎,让布庄的生意至少翻了十倍,对待阿瑜的态度也比以前要恭敬一些,不再称呼“阿瑜姑娘”,而是“大东家。”
阿瑜满意的微微一笑,“我设计的衣服既克服了以前那些衣裳的缺点,又价格便宜,哪有不来买的道理?你先别顾着高兴,我先问问你,这批衣裳的订单做不做得过来?需不需要我再到外面请些绣娘来?”
“大东家请放心,我跟那些订衣服的客人说好了,最近订单多,至少要按顺序等上半个月才好,他们都答应了,我才按日期给他们下单。而那些绣娘,我也按照你的吩咐,根据她们的特点,各自分配任务,各司其职。虽然时间有点紧,活有点儿多,但只要她们不偷懒,好好干,相信还是能干得完的。”
阿瑜点点头,对这个请来的成熟稳重的管事绣娘很满意,“布庄有你盯着,我才放心。这帮人就交给你了,以后要有什么问题尽管来问我。”
管事绣娘忙说:“这都是托东家的福,若不是东家告诉我,可以按照那些绣娘的手艺深浅来安排工作,我还不知道可以这样做。东家虽然年纪轻,但在经商管人这一块,比我还纯熟。”
“也谈不上什么纯熟,只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谁有本事的可以多赚钱,手艺不济的也不至于挨饿。点子想出来,还要你好好监督才是,咱们的订单虽然多,但可不能偷工减料,货不对版,否则,那是拆了自家的招牌。”
“东家说的是。”
当初,阿瑜因为弄不出缝纫机,对布庄的未来发展有一点发愁。但是,她很快想到其他的办法。
这几十个绣娘当中,有不少手艺好、干活快的,也有一些刚入行的新手,阿瑜根据她们每个人的特点,让手艺好的专门负责衣裳关键的部分。
而那些刚入行的,则专门负责绣一些花边、袖口之类不要紧的部分。
然后,整件衣服请绣工最好的绣娘全部拼缝起来。
这样一来,手工最好的绣娘不用大材小用,天天缝一些不重要的地方,可以集中精力,做最好看的花纹和图案。
而那些手艺不好的绣娘,也可以借此机会练一练手,逐步提高自己的手艺。
另外,缝制关键部分的绣娘手工是普通绣娘的两倍,每件按件算提成,缝制的越多,赚到手的银子就越多,这些人自然会精心缝制。
而那些还需要改进的绣娘为了赚更多的银子,也会拼命改进自己的绣工,并且多多缝制衣裳,这样也有助于绣娘们技艺的提高。
这一场走秀,马上让花街布庄一鸣惊人,名声大噪,有不少人慕名而来,都想看看这叫花街大东家设计的衣裳有什么不一样。
甚至有的人也开始模仿花街布庄,做出相类似的衣服。但他们的手艺没有花街布庄好,请的绣娘也没有这里多,自然竞争不过阿瑜。
不出半月,花街布庄就赚个盆满钵满。
正文 第八十四章渝县衣王
仅仅只是半个月,花街布庄的纯利润就有二千多两银子,相当于叫花街的三倍。
连阿瑜的合作伙伴,渝县的两大富豪刘心源和方坤都有些不敢相信,纷纷说:“真没有想到,这布料和成衣的生意这样赚钱?”
阿瑜的嘴角一勾,笑咪咪起来的样子竟然有点让人联想到狡猾的小狐狸,她漆黑的眼睛眨了眨,对他们两人说:“那是你们没有发现这里面的潜力和商机。吃穿住行是人的根本,既然叫花街能满足大家对美食的需求,下一步自然是穿着。漂亮好看的衣服不光是大姑娘小媳妇的最爱,也是男人的最爱。而且我们的衣服穿起来舒适,运动起来轻松,还价格公道,为什么不到我们这里买?”
“阿瑜妹子,照这样下去,不用过太久,你就成为了咱们渝县的衣王。”
说起布庄的衣服,刘心源和方坤这两位穿过的人都深有感触。
特别是刘心源,他的体型较为肥胖,适合的衣服比较少,没想到阿瑜设计的衣服正好可以让他挺起来的小肚子稍稍收一点,穿起来又舒适,让他满是欢喜。
“阿瑜说得对,我上一回在这里做了两身衣裳,觉得比别处的都合身,连我家里的恶婆娘都说好看。以后呀,我决定了,所有的衣服都到这里做,再也不去别家。”刘心源笑嘻嘻的说。
方坤白了他一眼,“你不就是这里的股东之一吗?到这里做衣服,阿瑜姑娘还会亏待你?我记得你以前在王家做衣裳,王俅可一个子没少算你的,阿瑜多大方,一出手就给你算个八五折,你还用去别家?”
刘心源被方坤说得脸上一红,本来嘛,阿瑜老早就说了,凡是叫花街和后花街的人到布庄做衣裳,都算九折。而刘心源是后花街的股东之一,这花街布庄也有他的一份,别人算九折,他来做衣服算八五折,比其他人还要便宜。
刘心源之所以选择到这里做衣服,一是花街布庄的衣服好,二是因为在这里可以拿到比别家店低得多的折扣,自然说以后衣服都要到这里来做。
见自己的那点小心思被方坤说破,刘心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就算阿瑜妹子不算我八五折,我的衣服以后也到这里做。谁叫我是这家店的股东之一,不关照自己的生意,谁来关照?”
“死鸭子嘴硬。”方坤调笑道。
见阿瑜新开展的生意又让他们赚大钱,刘心源和方坤对阿瑜的态度更加熟络起来,不再称“阿瑜姑娘”,而是“阿瑜妹子”。
阿瑜也顺着他们的口气说:“刘大哥,甭跟我客气。你是股东,也是客户,来布庄做衣服,哪有不给你优惠的道理,肥水不留外人田嘛。只是,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只怕以后会有麻烦。”
方坤和刘心源也是精明人,马上听出阿瑜的意思,互相看了一眼,异口同声的问:“你是说王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