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姑姑想了想突然低声道:“娘娘,万岁爷看着可不怎么乐呵啊。”
☆、第四百五十八章 “海禁”
回去的路上李昭把鸡腿分给杨厚照杨厚照却不要。
回到宫里,杨厚照也没在宫里呆多久就去前清宫了。
当稍间中只剩了秦姑姑,李昭道:“我知道为什么生气了。”
秦姑姑面带询问。
李昭道:“这还不简单,给他鸡腿没吃,肯定是因为我爹没有给他鸡腿,人嘛,都要志气,既然不是给他准备的,他当然不要。”
秦姑姑蹙眉道:“咱们万岁爷这么要志气?”
她那询问的语气分明就是不相信,李昭:“……”
她道:“嗯,这次要志气了。”
乾清宫里,杨厚照等着司礼监太监的空余时间,张永见万岁爷闷闷不乐,问道:“娘娘不是给您鸡腿了吗?怎么还不吃,还不乐?”
杨厚照撇嘴道:“也不是给朕的,朕当然不要?
要说让母后知道不知道有多心疼呢,她的宝贝皇儿到哪里大家不是当成宝,就被岳父给嫌弃了,肯定要生气。”
小皇帝幽怨的眼神又来了。
张永:“……”
他忙道:“万岁爷不是想出办法了吗?”
是呀,他要解出海禁,他要设置市舶司,他要让岳父的地位提高,这样岳父拿他的手短,看还冷不冷遇他。
杨厚照照见司礼监的人是要询问禁海的事,然后拟出开放的章程第二天要给内阁看,看内阁的态度。
李昭在吃完晚饭后无意间听闻张永和秦姑姑说话,就听到了这件事。
杨厚照因为鸡腿要解除海禁吗?
屋檐下,李昭拳头下意识的攥紧,心中如石头投入大海中,顿时激起千重浪。
提到海禁,其实在宋元都有海上贸易,还很发达,是到了本朝才有的海禁。
话题又要从太祖说起。
这样看来,好多人都说太祖是个好皇帝,其实真的没必要,重八兄就是个舍我其谁自私的人而已。
诛杀开国功臣是为了巩固皇权,诛杀贪官污吏是觉得人家就是应该干活不应该拿钱,他吃过贪官的亏,是报仇泄私恨,一点都不体恤别人。
至于老白姓,广发纸钞,使通货膨胀,这是变相的搜刮民脂民膏,而且是全国性的,比贪官还可怕。
然后就说到任性的关闭海上贸易了。
他挨过饿,所以重农轻商,宋元的商业很发达,他要反其道而行。
再一个,丝绸之路渐渐成为黄沙,开始没落,海上贸易比较难管理了。
还有他在打江山的时候,有个很强大的对手,叫作张士诚,他要防备张士诚和方国珍余孽反扑——张士诚是盐商,就生活在海边。
还有海盗……
总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巩固皇权。
但是这天下再高的墙,再严格的禁止制度,也没办法阻止商业行为,也就是交易。
王朝禁海这么多年,海上贸易不仅没停止过,现在江南布政司为给皇上赚银子,需将丝绸买到国外去,就是海上贸易。
广州的港口官方从来没禁止过。
这样一说,海禁其实无法真正的实行,也不应该实行。
原因正好是太祖的想法相反的。
先说最大的难题海盗,沿海一带经常有海盗出没,抢劫沿海人民,如此虎狼丛生之处,要开放贸易,是不是觉得很危险?
提到这个话题,不免要思考一下华夏五千年历史,为什么边关人民总要侵占我们的国家?
其实就是为了钱啊,我们的国家富裕,四周都穷,然后我们还设置关卡不和那些民族贸易,所以马市一关,突厥蒙古之类就要挑衅打仗。
当然,为什么要关闭贸易,也是那些人做生意不讲诚信,再者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牛马。
总之是你开了,对方条件有限,是奸商,不愿意跟他做贸易了,一关闭市场,他就用从你那里获得的粮食钱财来打劫你,如此恶性循环。
海盗的产生,和四周民族都要攻打中原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他们想贸易,但是国家不让。
这些海盗的头目很多都是沿海的中国人,他们有钱有头脑,雇佣日本浪人帮忙抢劫贸易。
也正赶上日本是战国时代,乱的很,又穷,最愿意做的就是雇佣兵。
所以解除海禁,贸易正常化了,海盗可能会消失。
那么这个顾虑没有,就再谈谈解除海禁的更大好处。
王朝此时金属储备很稀缺,因为都被蒙古人败走了,而现在没有一个严谨的货币制度,还没有金属做贸易货币,那就只能印纸了。
如果政府能监控好纸币的发行,找好储备金属做比例兑换,其实纸币是十分先进的。
但是上文说到了,偏偏咱们的太祖觉得这东西既然是钱,由我来印,那我就多印点。
于是乎百姓不买账了。
官方又没有金属货币,那怎么办?
正好海上贸易者有国人最需要的货币金属——银子。
而且百姓还学奸了呢,不用政府干预,银子兑换物品,就是按照斤两换算,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杆小秤是称银子的,这下子皇帝也不能靠滥印滥发来搜刮民脂民膏了。
如此白银的大量流入,好处是看得见的。
也有例子,海禁之事,隆庆开关。
允许在日本和东南亚的交易,这样到了万历一朝,张居正才有底气进行税改,开始以“货币”统一税收,改革才能实现——张居正的税收制度建国之后还在用,所以是成功的。
也就是说,要想改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要从货币开始入手。
现在民间习惯了白银,不能贸贸然更改,解除海禁就显得十分必要。
再一个,大航海时代已经来临,未来国家的敌人再也不是马上民族,而是海上民族。
未来也不是国家想闭关锁国,就能独善其身过日子的时代,必然要全球相互影响,所以谁取得了海上霸主的权利,谁才能成为强者。
既然老天给了她回到这个时间节点机会,为什么不提前做准备。
所以李昭举双手赞成杨厚照的提议,要解除海禁,而且还要长久的解除海禁,这个还不够,中国人还要成为海上的霸主,未来世界才不会被人欺负。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支海军是十分必要有的
可是杨厚照的提议,第二天就被内阁给集体“驳回”了。
还不是因为海盗的原因,现在沿海地区不太平,谁敢贸贸然开放海市。
杨廷和就问了杨厚照一句,虽然说的不是这么直白,但是是那个意思。
“如果因为解除海禁使得沿海地区倭寇入侵,进而进犯中原怎么办?”
到时候百姓肯定要说皇上瞎折腾了,这个罪名杨厚照不想担。
首战告吹,杨厚照一天都闷闷不乐。
但是因为听说海禁的事,李昭这天一直在记录自己脑海中有印象的关于解除禁海的事项,所以并没有关注杨厚照。
到了晚上,小皇帝躺在床上凝眸沉思,别的心思全没有,李昭才发现异样。
她问道:“万岁爷现在有心事都不和我说了啊?怎么一个人在发呆?”
杨厚照回身看着李昭,妻子清澈如泉的眼睛像是会说话,总让人觉得灵动聪明,有心事想跟她谈论。
可是税改阿昭懂,不可能连解除海禁的事情也懂得吧?
杨厚照语气都透着无精打采,道:“跟你说了只会让你烦恼,你也帮不上忙。”
哎呦,还没说呢就知道帮不上忙?
李昭把着爱人的肩膀,下巴垫在上面然后对着他眨眼:“万岁爷说嘛。”
她娇嗔的语气情意绵绵,杨厚照对她耳根子最软,哪里还有矜持,把那个遇冷的事全说了。
原来是没通过啊,李昭想到过这种结果,可是没想到官员们这样保守,思考都不思考就回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