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侯府世代镇守东南,如今朝廷开放海贸,市舶司也是杨家的人在管着,可谓天下奇珍,没有杨家人没见过的。
顾桓听了倒起了兴趣,想了想说:“我去请二哥一起去。”
他这二哥是杨家的外甥,奇巧居正是杨家的产业,跟着他,说不定能买到真正的好东西。
顾林此时正在房中。顾桓大病初愈不去上学,顾林也是落水受惊请了几日假。顾桓进去的时候,顾林正与几个大丫鬟玩耍,闹着要给她们画眉,丫鬟们笑着躲着,院子里一阵热闹。看见顾桓进了来,顾林扔下手指的螺子黛,洒脱地笑道:“三弟来了,快坐!寒霜,沏壶锡兰红茶。”又对顾桓说:“你也尝尝我舅妈送来的茶,看看这外国的茶与咱们的有什么不同。”
顾桓展颜一笑,点点头,左侧脸上现出一个小梨涡。
顾林看了一怔,笑道:“三弟病了这几日,却好看了些。嗯……我的意思是,神采比以往更好了。”
顾桓连忙说:“哥哥更好看。”
两人互相吹捧了一会,语气都是十分诚挚,若是外人听了,难免觉得这兄弟俩脸皮也太厚了些。
顾桓相信,他这个二哥真的是赤子之心,对他没有什么恶意的。
其实大户人家,嫡庶分明,庶子长大成婚了,不过是打发一份产业分了家,几千两银子的事,碍不着嫡子什么,若是感情好,有出息了,对嫡子来说也是个助力,因此主母也好、嫡兄也罢,都犯不着特意去打压庶子。当然,小妾庶子不识抬举,非要挑唆生事,又是另一回事了。
但是嫡子到底比庶子珍贵,所以老夫人以为是顾桓连累顾林落水,才会生气。
得知是误会后,老太太心里内疚,才赏了他,却又不愿伤了脸面,因此暂时不愿见他。
顾林又关怀了一回顾桓的身体,闲聊了一会儿,寒霜捧了茶来,小丫头接过递给顾桓。寒霜却是亲自捧了顾林那杯,送到他手上。
杯中的茶汤色橙红且透亮,汤面上有一圈金黄色的光环,在白瓷的映照下,仿佛加冕一般,正是锡兰红茶中的极品乌沃茶,前世的顾桓也是喝过的。
“果然入口甘醇,回味无穷。”顾桓品了品,又对顾林说:“我听说在西洋,那里的人喜欢用红茶兑奶,冲成奶茶,这锡兰红茶冲奶茶是最好不过的。”
顾林一听,双目一亮:“三弟你还懂这些!咱们这就试试!”又连忙吩咐丫鬟下去冲奶茶。
“用新鲜的牛乳冲,加些糖。”顾桓跟着吩咐。
过了一会儿,丫鬟端了奶茶上来,手艺自然没有从前顾桓喝过的好,只是胜在材料高级新鲜,喝着别有一番风味。
顾林素来喜甜,这奶茶正对他胃口,高兴道:“还是三弟你有主意!”又吩咐丫鬟去给老太太、太太冲奶茶。
顾桓听了,心道,这个二哥挺有孝心的,不枉长辈如此疼他。
兄弟俩又品了一回奶茶,顾桓才开口邀请顾林一块去奇巧居。
“原来是这事,三弟你消息可真灵通,奇巧居新来了好些新鲜货品,明日休沐日,奇巧居要办一个奇珍展,大哥说了要带我去,你也一块儿去吧。”
“谢谢二哥。”顾桓真诚地笑着。
顾桓告辞了,带着顾林送他的锡兰红茶,脚步轻快地回了赏星阁,古代的市井街道,还有奇珍展,还真是好奇期待啊!
第3章 功法
次日清晨,东方的启明星发出闪亮的光芒,太阳还躲在云中。启明星的光芒渐渐暗去,破晓之际,正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刻。红日从云中探出一角,天边逸出第一缕紫气。
顾桓在窗台前盘腿而坐,呼吸吐纳,按着阎君所述功法,引紫气入体。紫气于四肢百骸游走,浑身经脉一遍遍地洗涤、凝练。
这《无名诀》炼化的是初阳之紫气,功法光明正大、中正平和。
顾桓整个人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紫芒之中。终于一缕紫芒在顾桓的上丹田一收,转瞬消失。顾桓猛地睁开了眼,双眸如繁星般明亮。
他起身站起,只觉身上发出一阵恶臭,心想,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洗精伐髓。阎君所传的功法果然不同凡响,只是第一次练,就觉得神清气爽,从未有过的耳聪目明,草丛里的虫鸣声、花叶间鸟儿散动翅膀……全都在他耳边放大了一般。
顾桓听见侍女起床的声音,连忙脱下身上的脏衣服,塞到屏风后的恭桶里,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净身子,再换上一套干净的寝衣,坐在床边的小几上,只是身上到底还有些气味。
连萼一进来,就被刺鼻的气味吓到了,看到顾桓坐在那里,连忙问道:“三公子这是怎么了?”
顾桓俊脸微红,有些羞赧:“昨晚吃坏了肚子,不小心弄脏了身上,你让人收拾一下,给我抬水进来,我要洗个澡。”
连萼连忙吩咐了下去,小丫鬟进来收拾恭桶,兰英让人提了水进来,安排顾桓沐浴洗刷。
顾桓这一次澡洗得浑身畅快,像洗去了身上一层无形的枷锁一般,整个人神清气爽,肌肤莹润,泛着健康红润的光泽。
连萼给顾桓擦着头发,看着镜子里俊秀的少年,笑道:“三公子今日气色好了很多,待会儿老太太见了定然高兴。”
今日是休沐日,全家人都要去瑞恩堂给老太太请安。顾桓也赶紧加快了速度,收拾好心情准备会一会记忆中时而慈祥和蔼,时而声音如刀的老太太。
因为沐浴收拾了一翻,顾桓到瑞恩堂的时候已经云破日出,旭日东升,大夫人安氏、顾楚夫妻都已经到了。
顾桓连忙给他们请安。安氏点点头,声音没什么起伏地说:“安。你坐吧。”这些年念佛,念得她越发没有人气了,平日里只管给老太太晨昏定省,其余诸事不理,对几个侄儿也是不假以辞色,只有偶尔顾梅归宁时才能看到她的笑颜。
顾楚看到顾桓倒是微微一震,不过一日不见,这个三弟又精神了许多,气色红润,神采奕奕,他倒暗中松了口气。只要顾桓没事,老太太也就不必内疚了,而引出此事的顾林更没什么事了。
要知道前几天,连太医都说“尽人事、听天命”时,老太太可是吓了一跳,亲自去佛堂跪了一回经,父亲也是伤感、连连叹气,二弟顾林更是哭个不停。
全家人因他而不得安宁。
也因此,府里原来不待见顾桓的下人都收敛了许多,主子果然是主子,顾桓再是庶子,一旦出事,也是连老太太都要牵动的人,比他们下人可强得多。
顾桓如今的待遇,其实比从前小顾桓好不少,只是他自己尚且没意识到。
过了一会,顾琏夫妻带着顾林进来了,除了安氏,其他人都站了起来,也向二老爷、二太太行礼问安。
顾林进来,坐在顾桓上首,拉着顾桓的手笑道:“三弟今日可精神,是不是想快点去奇巧居?我也是一想到今日要去奇巧居就兴奋。”
顾琏扫了顾林一眼,不悦地说:“你们既然身子都大好了,就该上学去,不能只想着玩!”
顾林缩了缩头,他向来有些畏惧严肃端方的父亲。倒是顾楚解了围:“是我早与二弟约好的,还有杨家的几个表兄弟一并去。”
顾琏才点点头。
杨夫人听说顾林要出去,又吩咐了些“带齐了人,跟紧大哥,别乱跑。”“小心拍花子的。”之类的话,顾林都乖巧地一一答应了。
不多时,老太太戚氏扶着大丫鬟碧鸳走了进来。众人连忙站起,高声问安。
老太太慈和地说:“都坐吧。”目光在顾桓身上顿了顿,看到他脖子上挂着的平安无事牌,赞许地点点头:“桓儿今日气色不错,可算是好了,我老婆子也总算心安了。”
顾桓抬起头,诚挚地直视着老太太,乖巧地笑着说:“有劳老太太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