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惹邪王:王妃千千岁(651)

不过是一处普通的宅子,和当初在金陵姜府隔壁的宅子差不多,好在府里是层层精兵守着,机关重重,也不怕被人知道东离朝的太上皇就住在这里。

姜崇将腰牌给了府卫,就站在门口等着通禀,等了半刻钟的时间,才被人领着进去。

穿庭过院,领路的人将他带到书房门外,姜崇走进去跪下,行礼道,“太上皇。”

林翊正在临摹字帖,姜崇行礼后,他放下手中的笔,收拾好桌上的东西,又在边上备好的水盆里净过手,这才坐了下来。

他做这一切的时候,姜崇在边上打量着,从金陵到京城,大概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没见到太上皇了。

这会还是如在金陵所见,穿着简单的松江棉布袍,收东西,净手,擦手,乃至坐下来喝茶,动作都是那样的和缓,风轻云淡,让人看起来很愉悦。

说起来,太上皇的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可他看起来却比自己年轻许多,浓眉,凤眼,周身带着一种儒雅的英俊气质。

说他是个而立不到的青年也不为过。

“怎么了?这么着急见我?所为何事?”林翊抿了口茶,将茶盏放下,靠在椅子上,看着姜崇问道。

“是边疆有什么动静,还是你的差事有什么问题?你脸色这么难看,可是发生何事?”

林翊知道姜崇在打量他,不以为意,他知道姜崇最近定然很焦急的等着萧越的处决旨意下来。

姜崇这样急匆匆的找他,他又怕是不是姜璇出了什么事情。

姜崇斟酌了一下,说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臣在小女那里看到了您的私人小印。那是您的贴身之物,怎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在小女手中,臣怕小女冒冒失失的,捡了您的东西不还,故而想问个清楚。

回头臣也好惩治这个丫头。”

林翊一时怔住,然后心里又是好笑,又是好气。

什么捡了东西,又惩治,这分明就是想将自己的女儿给摘出来,就算有什么不好,也怪罪不得。

真是一片拳拳爱女之心。

他靠在椅子上,神态悠然闲适,“姜卿,你就没想过当日在慈玄观是令嫒救了我。”

林翊的话,让姜崇怔了一下,他当然想过了,事实上,也唯有这个理由还能勉强说得过去。

可是,救命之恩,报答的方式有很多,怎么用得着这样重要的小印呢?

等等,还是用小印报答好了,否则,如同话本一样,救命之恩以身相报,那就不太美妙了。

姜崇神色忐忑的说道,“殿下,就算救命之恩,您也不用将那么重要的小印给小女,这太贵重了。”

林翊又道,“令嫒是个好姑娘,不仅仅救了我,也帮了我很多,所以,这方小印是我送她的。”

姜崇是知道太上皇如今是没有妃子随侍在身边的,难道是对阿璇有别意?

这可不行啊。

他闭了闭眼,横了横心,“殿下将这么重要的东西给了小女,可是她……得了殿下的喜欢?”

姜崇问完话,心里战战兢兢的,不仅仅是怕林翊回答是,也有怕触怒林翊的意思。

不过,为了女儿,他是一定要问个清楚的。

林翊闻言,笑了起来,这个姜崇,倒是真的很有意思。

他笑眯眯的看着姜崇,意味不明的说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姜崇愣了一下,如果不是,那真是谢天谢地了。

如果是……他也不想将女儿嫁入皇家,女儿那么单纯,被太上皇耍了都不知道,到时候还不是被太上皇给吃的死死的啊。

这肯定不行的。

而且,太上皇孩子都老大了呢。

林翊见姜崇那纠结的眉眼,顿时又乐了,说了句,“姜卿,放心吧。”

姜崇以为林翊说的是让他放心,他不喜欢姜璇,他的心里松了口气,太上皇的眼光真是太不好了。

不,太好了,知道自己配不上阿璇。

姜崇脸上的表情变化,被林翊都收入眼底,林翊脸上挂着意味不明的笑,垂下眼眸,抿了口茶。

姑且就让镇北将军乐一乐吧。

虽然得了林翊的保证,但是对于林翊把小印送给姜璇,姜崇还是不能全然的放松,他又试探的说了句,

“那陛下……要不要臣将小印拿回来还给您?”

林翊抿了抿唇,脑海中姜璇的俏脸一闪而过,他摇摇头,“不必,送都送了,怎么能拿回来?不过,你不要告诉她我的身份就是了。”

姜崇听了林翊这么说,才总算将提着的心收好,顿时觉得舒畅不少,虽然他不知道太上皇为何不告诉姜璇真实的身份,但是,不告诉也好。

他的疑惑得到解答,本就是晌午才出门,又去了郊外一趟,如今外头天色已晚,他朝林翊拱拱手告辞离去。

……

在离林翊院子两条胡同之外,一栋不起眼的宅子里。

慕容寒正站在窗边凝望着外面的夜色。

庭院深深,寂寥无人,唯有屋檐下的灯笼长明,绵长的黑夜,看不到尽头。

慕容寒的身后站了一个人,一个中年文士,穿的是东离朝的衣衫,他站在慕容寒身后,看了许久,欲言又止地道,

“少主,既然姜大姑娘已经进京,您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为何这样闷闷不乐?难道您是担心姜大姑娘认不出你吗?”

慕容寒突然回过头,紫色的眼眸里满是冷冽,他直直地看向中年文士,

“有什么好高兴的。”

她根本已经将他忘记了,想到她目光里的防备和惧怕,他的心就滴血。

他转过头去,继续说道,“自从上次在东离皇上面前说要联姻被拒后,姜崇已经起了防备之心,这次我又在她面前出现,大概将来再难见到她了。

这边东离皇帝给的离京之期又快到了。

先生,不知道你是否有什么好的法子,让我在东离京都再留一段时间?”

慕容寒的神情是冰冷的,唯有说道姜大姑娘的时候才稍微有点暖意。

中年文士听了,心里有点冷,但是没有表现出来,他为什么为来到东离朝,还在东离朝做了官,这都是少主安排的。

他从前是和少主朝夕相处过的,其实,他应该是最了解少主的人。

少主两年前被兄弟追杀过,他逃出南燕,因为眸色异常,当时救他的人起了贼心,想将他卖了,被姜大姑娘救下。

那个时候,是少主人生最黑暗的时候,对于少主来说,姜大姑娘,就是领着他走出黑暗,指引他蹒跚前行的人。

如果没有姜大姑娘,也就没有如今的少主。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后来又出了何事,中年文士并不知道。

但他知道,少主对于姜大姑娘,有着深沉的爱。

为了能和姜大姑娘在一起,求娶到他,少主费劲心思才争取到这次来东离朝贺的差事。

谁能想到,不仅仅是姜崇不愿意将女儿远嫁,就连东离皇上,也拒绝了少主的联姻要求。

“留在京城的法子,容属下再想想,只是,少主,您不告诉姜大姑娘您的身份吗?”

中年文士试探着问到。

“不可。”慕容寒闻言皱起眉头,立刻反对,语气冰冷,

“她能喜欢我一次,就能再喜欢我第二次。我一定会让她像从前那样喜欢我的。你只要想办法让我留在京城就可。”

中年文士低声道,“姜大姑娘的风评在金陵不太好,这段时间到了京城,因为镇北将军的原因,有很多人家都想求娶姜姑娘。”

他这样说不过是提醒慕容寒,东离本国尚且有这么多人对姜姑娘虎视眈眈,更何况慕容寒不过是一个外邦人士,就算当初姜姑娘喜欢过少主,可感情的事谁能说得清呢?

还不如少主将身份和姜姑娘坦白了,告诉她他就是当年那个人。

“不行。”慕容寒冷然到,“不能告诉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