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美人颜色娇如花
作者:行上
文案: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叹,哪有这许多圆满。
食用指南:几个很水的小短篇,有he也有be
内容标签: 灵异神怪 宫廷侯爵 宅斗
搜索关键字:主角:洛清欢 ┃ 配角:诸葛竹笙,洛清恒,乐芽 ┃ 其它:
一句话简介:白首同眷,实难得见
==================
第1章 清欢
一、出嫁
周国新君登基,一人拥护,就有一人反对。
国内动荡不安。
拥护者所言,新君洛清恒乃是先王嫡长子,自十二岁入军营,便屡立战功,到二十岁登基时,已将周国昔日被夺土地,全部拿回。
反对者所言,周国连年征战,此时应休养生息。况且新君登基之日,赵国便大军压境,直言要进攻周国,送周新君一份即位礼,岂知不是因为洛清恒既娶了赵国公主赵瑾墨为妻,又执意攻赵国城池,夺赵国土地。
反对者忘了,那城池土地本就属于周国,周国拿回自己的东西,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然洛清恒没忘,故而下令杀了一批又一批谣言散播者。
终于,朝廷只剩赞同之声。
周国国中虽稳定下来,赵国大军压境的危机却没有解,此时迎战未必不能胜,可若是败了,只怕,周国即将面临的,不单单是迎另一个新君上位这样简单。
殿中朝臣早已退去,洛清恒坐在王位上,苦恼地将头埋进双手间,忽而,他使劲搓搓脸,抬起头来,对仅剩的那人说道:“竹笙,你可有法子解此危机?”
诸葛竹笙目光坚定,似乎早有主意:“王上,臣愿意出使姜国,解此危机。”
洛清恒疑惑:“与姜国联盟,自然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可是竹笙,你当真有把握?”
诸葛竹笙似胸有成竹,向洛清恒跪拜道:“臣虽不敢比肩蔺相如,也必定不辱使命。”
洛清恒有些犹豫,然事关乎周国未来,座下王位,他不得不赌一把:“你与孤,从小一起长大,孤自然是相信你的。此事若成,孤必定拜你为周国丞相,亲自为你开府。”
诸葛竹笙再一拜:“多谢王上。”
当日夜间,诸葛竹笙便悄悄出了周国国都。
果然,不出半个月,姜国使者在他的陪同下,带着求亲文书,出现在周国国君面前。
周国王室内,现下只有一位公主未嫁,名唤洛清欢,是洛清恒的同母胞妹。其长相和饭量自小就随先王,生得圆胖了些,又深受太后与兄长溺爱,无才无德,琴棋书画诗酒茶,样样不通。
这求亲的消息一传出,赵国上下无不将此当成笑话。就连周国人,也对此事讨论得热火朝天,毕竟,没有人不晓得,他们公主的心上人,是新任丞相,诸葛竹笙。
不过最终,所有的嘲笑与流言蜚语,都消失在第二日洛清恒的旨意中:择日出嫁。
唯一的公主,洛清欢,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没有哭,也没有闹,还到太后跟前请旨,要跟着一起置办嫁衣嫁妆,不叫太后王后操劳。吓得太后往她宫里加派了好些人手,生怕她想不开做出傻事。
然而洛清欢什么也没干,每天都在忙婚礼的事情,配合绣娘做嫁衣,一件一件将宫里值钱的宝贝放进笼箱,来拜访送别的人,就说几句彼此宽心的话。
后来没几日,姜国就将推算出的成婚吉日送到周国,边境那边,赵国小打小闹一阵,便慢慢退兵了。
如此,周国才算真正太平。
洛清欢在太后宫里伺候,听到这个消息,也是高兴,哄着太后比平时多吃了半碗饭,才慢慢回到自己宫里,继续准备婚礼事宜。
日子再慢,终究会过去。婚期越来越近,洛清欢却是越来越淡定。
人人都说,是丞相负了公主,公主才会一夜长大。可是洛清欢心里清楚,诸葛竹笙从未给过她任何承诺,甚至不愿多看她一眼,何来负她一说。她一直晓得的,从来只是她一厢情愿。
洛清恒心疼她,问她可有什么要求。
她说:“既是丞相为我找的婚事,便让丞相作送婚使吧,亲自送我到姜国,也算结了我与他的尘缘。”
诸葛竹笙也不推辞,他本就是这么想的,将公主送到姜国,再就两国结盟一事与姜国国王彻谈,商量具体细节。
从周国国都到姜国国都,快马加鞭,十来天也就到了,可公主娇生惯养,哪里吃过舟车劳顿的苦,每一个驿站都得歇息一日,最后一个驿站时还要养精蓄力,重整仪容,粗粗算下来,至少得是三个月才能到。
洛清恒心中更是愧疚,倒是洛清欢心宽,安慰他道:“说不定这一番颠簸,到姜国,我就能瘦了。瘦了,也就漂亮了。”
从赵国国都到周国国都更远,王后赵瑾墨吃过苦,一一将路上会遇到的突发情况告诉她,办她张罗准备。
太后生怕她当真瘦了,又叫人装了许多吃食放在车队里。
洛清欢在其中一一应着,不咸不淡,不悲不喜,倒真有些公主气质了。
出嫁的那天,也没有掉下一滴眼泪。那大红的嫁衣,漫天的雨,衬得她竟有了一两分清冷的气质,倒不像新嫁娘。
二、宣州驿站
诸葛竹笙一匹白马,走在队伍最前列,不时往后,四处关照。
洛清欢看他忙碌的身影,想到幼年时曾偷偷逃出宫去,正遇到民间举办婚礼,新郎也是这样,一匹高头大马,走在最前头,新娘坐在喜轿中,喜轿跟着新郎,一路将新娘送进新家。
“不过送婚使罢了。”她喃喃道,将凤冠摘下,倚着车窗便睡着了。
诸葛竹笙往后去寻侍卫长,欲派他先行到前方宣州驿站处通传。走过那最大最华丽的马车,不小心透过窗帘望见那张胖乎乎的圆脸,双眼紧闭,睡得正香,他心道:倒还不算难伺候。
洛清欢再醒来时,已经到宣州驿站,诸葛竹笙在指挥众人,将车上物品卸下,将马匹拉到马厩中喂水喂粮,添了一些缺少的物品,又派人来请她,若是醒了,请入上房。
她自不必客气,由着侍女伺候,重新戴上凤冠,整齐衣装,入了上房。
用过晚膳,诸葛竹笙又派人来请,明日辰时便走,还请早些歇息。
洛清欢叫住那人:“去请你们丞相来,就说,他为我寻了一门好亲事,我也为他准备了一份回礼。”
不多时,诸葛竹笙便到了,却是跪在门外回话,洛清欢也不为难他,开门见山,道:“本宫将乐芽留在周国王宫了,丞相可高兴?”
诸葛竹笙眼中一亮,又是一暗。这一路,他都在找寻乐芽的身影,乐芽是洛清欢贴身侍女,若作为陪嫁一起到姜国去,也并不稀奇,他本想到最后一站再救下乐芽,带她回周国,不想洛清欢竟然先下了手。
诸葛竹笙道:“不知公主所说,乐芽已留在周国王宫,是何意?”
洛清欢轻笑:“丞相当真不明白?王嫂善妒,本宫可是好说歹说,才为乐芽搏得个美人之位,否则若到姜国,连八子都轮不上,以她才貌,岂不可惜。”
诸葛竹笙登时大怒,乐芽是他心上的人,洛清欢不等他说话,继续说道:“本宫这份大礼,可够回报丞相此番为我周国寻盟之劳?”
言罢,便叫侍女关门送客。
乐荣和乐芽,自小跟在洛清欢身边伺候,此番乐芽留在了周国王宫,乐荣却是跟着远嫁姜国。
乐荣奉一盏茶给洛清欢,道:“公主何必这般刺激丞相,本来常伴王上就是乐芽唯一的心愿。”
洛清欢苦笑:“我就是要他以为,我是在报复他,从今往后,只要他一想到乐芽,就会对我恨之入骨,如此,我便长久活在他心里了。人人都说王嫂歹毒善妒,我这几日时常会想,或许当年还未出嫁的王嫂,也是如从前的你我那般,天真无邪,不知世事。”
乐荣点点头,不敢答话,但她明白,洛清欢不过是赌气,心里还是希望诸葛竹笙不会误会。所以服侍洛清欢睡下,她便蹑手蹑脚去了诸葛竹笙的房。
那日,距出嫁还有三日时间,洛清欢一早便到太后宫里请安,伺候太后用完早膳,又陪着说了好一会儿话,离开时,正碰到王上下朝来向太后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