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1)

作者:玉门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逆旅

作者:玉门霜

文案

轮回无尽,众生苦情

千言万语道不尽的曾经,爱所爱之人,惜能惜之事,叹一句:难收覆水,覆水难收!

所有的真心相爱,不过是左脚走出一步,右脚随之跟上那么自然罢了。

因了他善敏王爷的爱,误了他宝贤王爷的风华,

因了他宝贤王爷的爱,染了他善敏王爷的华发。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或许有一天

那个做梦人的梦中,被梦见的人

醒了

内容标签: 清穿 灵魂转换 宫廷侯爵 重生

搜索关键字:主角:善敏,宝贤 ┃ 配角:载绵,庆亲王,索佳氏,八格格,十二格格,颙颉,颙钰,赵依童 ┃ 其它:

一句话简介:爱若有来生,早已不似从前模样

立意:如果有天我忍不住问你,即使你心里不情愿,也不要告诉我真心话,不要,不要对我说月缺,天老,人难守。不要说。

椽子

白桦树在哪儿都一样,高大挺拔扎堆儿站着,银白色树干,阳光照着桃心形叶片也跟树皮一样泛着银光。

白桦的眼睛,树龄越长,眼睛越大越多,迎风站着,向远处望。

看什么?把这世界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看了去,又没有发言的权利,兀自沉默,煎熬着……

也许有一天,写字的人读懂了白桦的眼睛,眼睛里的秘密,然后以时间之长河,以白桦之眼为证。

哪怕,下笔成殇。

第一章

嘉峪关的天,不刮风时蓝玻璃似得透亮高远,云开着花,一朵一朵荡着。

被子里坐着个捂着棉袄裹着头巾的女人,黑红的脸,有人掀开门帘端进来一个大碗,她利索的接过去,吸溜吸溜吃起来。

串门儿的小孩们围着两面靠着土墙的木板床,看她吃,赵依童盯着墙上贴的糊墙用的奖状和报纸看了一会儿,慢慢退到外围。大夏天,这个淌着汗吃面片的西北妇女像个蒸笼,散发着浓郁的酸腥气。

吃完饭的妇女变得热气腾腾,她利索的解开棉袄撩起里面梅红色的线衫,抄起旁边的布包旁若无人的喂奶,并不在乎被旁观。一群小孩都伸长脖子凑过去看,布包里红红皮肤的娃娃果然跟白桦林里纸盒装的娃娃不同,他们都是来看活娃娃长什么样的,小孩们满意的出门一哄而散。

当时的大西北,连糖纸都抹平了存着,谁会把一个漂亮大纸盒扔到林子里呢?

那个漂亮的大纸盒被小孩们发现后,报告给老师,大家围成圈看老师拿着铁锹走过去,两位老师一边走近一边说:

“都站远一点别碰到。”

同学们推推搡搡拉成个环形,把老师围在中间,都不肯退后。

盒子里是一个紫黑色的东西,没看清就被老师用盒盖扣回去,很快校长到了,军工厂的人也到了。据说是个死孩子。

对赵依童来说这里很多事都新奇,人们的语言各式各样,擦肩而过时的味道也古怪。这里每家都有大水缸,坎儿井打出来的水要用明矾沉淀后才能用。明矾像冰糖,她尝过涩涩的并不甜。

只有最外围的一排平房才有后院,赵依童家的邻居是从江西来的一家人,据说祖上是大地主,大地主的后代种菜水平很高,后院有大片菜花,向日葵,黄瓜还有赵依童没见过的绿色桃型西红柿。菜花开起来黄得耀眼。喇叭花拽出花蕊夹在耳朵上当耳环,小心的走,顶着满头油菜花,看着地下的影子,想象自己是过去的美人儿。

他们这些接受再教育家庭的小女孩们都愿意跟这家的小女儿交朋友,可以去她家摘菜花。他家的大女儿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这个山西大地主的孙女,洗头用的是醋和鸡蛋,赵依童好奇的看她洗头,想象被苍蝇追着跑是什么感觉。奇怪的是并没有苍蝇追着地主的孙女跑。这个孙女长得非常好看,赵依童喜欢看美人儿。

赵依童也爱美,上学前北京那边有姥爷的故交悄悄寄来红色的猪皮鞋,黑色的猪皮书包。她坐在门口的小凳上,娃娃头裹着粉纱巾,穿着红皮鞋的脚闪闪发光的翘着。没有过路人,没人看见,赵依童感觉很遗憾,她翘着脚盼着来个人夸夸她的鞋。

母亲的声音从屋子里传来:

“快回来,小心捡粪的拐子给拐走。”

听说拐子们假装捡粪,如果谁家没锁门就偷东西,谁家小孩没人管就拐走。赵依童眼里,背着背篓的捡粪人都是故事里的坏人。

她叹了口气:

“妈妈,咱们为什么要住这里?咱跟毛毛他们一起搬回北京吧,我想姥爷了。”

毛毛是个跟屁虫,远视眼镜后面一双很大的眼睛,很长的睫毛比女孩儿都长,男孩子们的活动他总是跟不上,就只能跟女孩子们扎堆儿。赵依童不愿意带他玩儿,毛毛就哭着找他妈,毛毛妈就字正腔圆的用北京话在平房的尽头往这边喊:

“童童干嘛不带咱毛毛玩儿啊?”

毛毛的父母和赵依童的父母是大学同班同学,4个人当中3人家庭成分都非常不好毕业后来大西北接受工农再教育。两家连洗脸盆都一样,有蓝天白云,拖拉机,麦穗,高压电线杆儿,还写着红色的:到农村去。

妈妈听到赵依童的问话顿了一下说:

“姥爷不在北京了,可能在河南什么地方吧。”

毛毛妈来串门儿的时候,跟妈妈小声用俄语唱歌,然后两人很高兴的样子,赵依童又叹了口气,她想回北京,回去跟姥爷住,家里的果树下,搬着小凳子守着躺椅上的姥爷听他说故事。

西北人家的动物都垂着头,污秃秃的辨不出颜色,饥荒的肋骨,苍蝇围着头和屁股,轰不走的跟着走,动物们被苍蝇追随的无可奈何。

赵依童很想姥爷,那个叫父亲的人,毛毛妈说是红色的,偶尔回来把大水缸挑满,修修暖墙,就走了,生怕呆久了会被传染变黑。可他原本要随父母饿死的小命是赵依童姥爷救下来一路养到大学毕业的。

赵依童出生的时候只有姥爷和毛毛妈在,姥爷抱着童说:

“这孩子夹鬓……”

夹鬓大约是老家儿们看面相里的说法,对女孩子来说就不是好事,大约是婚姻有障碍的意思了。妈妈是大学毕业的受新思想教育,不信这些,而且,有些事本就注定改不了的。

如果姥爷在,夹鬓的童,命运会不同吗?

赵依童爱吃甘蔗,姥爷曾亲自削皮伤了手,童看着滴血的手指心疼的大哭,那天的甘蔗一点也不甜。晚上的时候,姥爷一边在炉子上烤着童的棉鞋,一边说:

宝宝咱不要哭,未来不可知,你虽是女儿家也要坚强啊记住。

半年后郑州

妈妈带着赵依童坐上了汽车,第二天又坐上火车,睡了几觉后,到了郑州的医院,每天童站在病床前握着姥爷的手,看着被单下前几天还是个鼓包的肚子瘪下去,姥爷变得很瘦小好像随时能飘走。童紧紧牵着生怕姥爷飘走。

白大褂不给止疼针,妈妈求也不给,姥爷看向童的眼窝深陷,满眼痛楚再不见曾经的精神气。有天姥爷吃力的举起扎着针的手费力的举起到童的胸口像是有话说,赵依童凑过去的时候,那只手无力的垂落回床边。

童戴着一块玉,姥爷早前给的,是半块古旧不合适小孩的厚重坠子,给童戴上的时候就叮嘱:

“君子无故玉不离身。”

说这话的时候姥爷很严肃的看着妈妈,妈妈虽不以为然也明白,姥爷的意思是这玉只属于童童。

姥爷走了,毛毛妈带着自家被子里藏的明黄缎面赶到跟妈妈连夜给被褥镶了一圈黄缎子边儿,姥爷是镶黄旗伊尔根觉罗家世袭的王爷,下葬的铺盖黄缎子镶边是起码要给的尊重。

本就没有父爱的赵依童不原谅那个时代,它把童最亲最仰慕的人害死了。

回到西北,小学二年级的童开始旷课,她不在乎老师,她努力学习都只是为了讨姥爷喜欢。

学校排练大合唱,是五十六个民族的花朵向太阳。赵依童喜欢新疆女孩衣服,可老师非让她穿藏族彩条围裙,头上还蒙着长长拖着的带子,不会跳舞的赵依童别扭的越发跟不上节拍。

下次再去,童被安排到了第三排不显眼的位置,赵依童决定不去了,她感觉自己不属于这个地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