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僧、法号渡尘》作者:炸毛花
文案:
文案暂定--小和尚与贵公子的爱情
绝美清冷小僧遇上不可一世、纨绔公子哥的故事。
一段前世的心动。
(截取了我写的剑灵其中一段)
风动、旗动、是我对你的心动。
内容标签: 年下 情有独钟 古代幻想
搜索关键字:主角:渡尘顾文彦 ┃ 配角: ┃ 其它:
==================
☆、第 1 章
“今日又是三师弟敲钟?”
大师兄渡空站在正殿前,例行往灯台里添着灯油。
“是的,三师兄勤勉又克制,晨起日落从不马虎,还不与我们计较。有他当值,大师兄你就放心吧。”一旁布衣小僧乐呵呵在后头提着油桶。
“勿惊、勿喜。”渡空弯起眉眼柔声示意,“渡明,莫在菩提祖师前失了修行。”
“是……大师兄。”
那名唤渡明的小僧慌的赶紧朝正殿高台里的祖师雕塑躬身又朝渡空波浪式点头,才得以松了口气。
“明日又到了农历初一,今日等三师弟回来,勿忘了提醒他。”渡空嘱咐道。
“是,渡明知晓。”
每月初一、十五,镇上的百姓都会不远赶来烧香祈福,为的不过是得老天保佑,平安喜乐。
而这座灵山寺便是镇上百姓信仰虔诚的。
灵山胜境大多雾气缭绕,镇上百姓都称这是神仙坐镇,祥瑞之兆。
传闻,这数年前有一修行僧人途经灵山,感知此处灵气极盛,是以隐居之处所,便在灵山上寻了一高处,搭木建屋,开洞凿井,再用那佛珠埋于屋外不远处,渐渐生根发芽成了种出了树。
每当他偶遇无家可归、或是因难至此的人时,僧人内心悲悯,都会给予他们栖息之所。
久而久之,僧人不在了,屋外那棵树却长得越发茂盛,还结出了果子。
世人感念,曾被救助过的百姓及其家人便齐心为其修缮这座庙宇取名:灵山寺。
后来,灵山寺的僧人用那香火钱修了座高高大大的菩提祖师金身像,以供百姓前来参拜。
不需多时,二人已为案台上的灯添完了油,一前一后走出正殿,恰好碰到了他们口中提及的三师弟从后山缓缓走来。
“渡尘师兄。”渡明朝远处挥了挥手,得了大师兄的许可,放下油桶,便屁颠颠跑去迎。
渡尘乃灵山寺三师兄,青衣袅袅、弱发束冠,常以高高的马尾盘发。清瘦白净的面容配上眉眼那一点泪痣,活脱一克己复礼、仙气缠绕的诗中君子。若不是渡尘常年呆于寺中不出山,很难不叫那灵山镇的姑娘们一见倾心。
师傅许他带发修行,灵山的主持生性自在不拘小节,又总爱云游四海,万事有大师兄渡空和三师弟渡尘在,他一切放心。
六师弟渡明与渡尘最为交好,倒不是因为什么,只是渡明小的时候被师父捡来收留,便一路跟了渡尘习作,如兄如父,最是依赖渡尘。
见六师弟跑来,渡尘只是微微一笑,“你这般急躁,可知会受罚?”
“三师兄真是,渡明见着三师兄自然心里欢喜,刚跟着大师兄添了一早上的灯油,手都酸了。”渡明抱怨道。
“出家人不打诳语,为祖师添灯油,是功德。”渡尘作了个嘘的手势,示意渡明勿要在寺前埋怨。
渡明:“是,渡明知错。”
渡尘笑了笑,上前与渡空打了声招呼,“大师兄好。”
“渡尘这又是从钟阁而来了,刚我与渡明在正殿便听到了你敲钟的声响。”渡空笑了笑,他甚是欣赏这位三师弟,日复一日的自律且细致,似乎生下来就是为了修行一事。
“已过申时。”渡尘点了点头。
“明日便是初一,三师弟记得一早来正殿帮忙。”说完,渡空又补了一句,“三师弟来,祖师前的香火定能鼎盛。”
“...”渡尘愣了一下,无奈的应下了。
他是不愿掺杂凡事的,往日能推辞推辞,每逢初一十五总是有许多少男少女来到寺庙祈福,许多为求姻缘,也有绝大部分是来窥一窥这传说中的三师兄真容。
灵山镇早有传言:灵山敲钟僧、见之意难忘。
作者有话要说:嘻嘻嘻-嗨皮开坑
这本是我的小故事类,关于小僧的故事。
☆、第 2 章
次日清晨,后山的鸡跑来禅房做着打鸣状,仰着脖子正欲叫破那初升的红日,却被渡尘洒的小米吸引了过去,认真啄了起来。
“三师弟,这么早?”
渡空推开房门,正捧着木盆去取井水。
“师兄早,初一礼佛,人多。”渡尘朝渡空笑了笑,便携了一勺水给树浇水。
“是是,等会估计就来人了,我先去准备了,你去提醒下渡明渡厄。”被渡尘这么一说,大师兄渡空也赶紧洗漱完毕,整理了一下便朝正殿走去。
每月初一,来灵山寺礼佛的百姓络绎不绝。
今日戌时不到,灵山镇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便持着长香前来礼佛。
渡空安排渡明站在金像旁,适时整理焚香案台,渡厄帮着渡空迎来送往,而渡尘则独坐正殿帷幕后,帮着善男信女手写祈福祝祷之词。
每每这时,渡明总不忘嘀咕,“三师兄当真是得佛祖保佑,每月的差事都是最好的,有的坐,不像我,要站这半天。”
“你啊,还不快准备去。”渡空无耐的笑了笑。
谁叫你三师兄是这寺庙里笔墨最好的,又腹中学识广博,为人清静不受外界所扰,还生的孤冷高贵,气质与一般小僧一天一地。渡空让渡尘做这差事,也是避免那些男女见了渡尘平白增添嘈杂、扰了佛祖清静。
渡尘倒是没旁的想法,坐在帷幕后一手执笔,一手铺平了红纸,幕外人说着心愿,他便写好祈福之话,很是利落、简洁。
正当一切如常进行时,突然不知什么东西,将渡尘的裤脚用力扯着。
渡尘一愣,低头看下去。
竟是个人!蹲在他凳子一旁,双手抱膝,哆嗦的蹲在帷幕边。
“你……”渡尘用手指轻轻点了点那人的拢着的肩膀。
那人便立刻抬起头,一双桃花眼楚楚可怜的看向渡尘,“小师父,有吃的吗?我已经饿了一天一夜了...”
这人身着蔚蓝色布衣,左胸前印着【顾】一字,整个人像是在泥坑里滚过似的,全身乃至脸上都沾满了泥地里的印迹,唯有那双靴子,仔细一看却是双金丝边的长靴。
...难道是哪户顾姓人家的家仆被主人赶了出来逃难至此?
渡尘想了想,低声道,“别怕,你跟我来。”
说完,放下了手中的笔,俯身牵起那男子的胳膊,带着他悄悄穿过殿后,来到了斋堂。
“来,给你。”渡尘从笼屉里拿了几个馒头用布包好,趁热塞到男子手上。
男子接过包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手上尽是干泥粉尘,脏的很。
他不好意思的将手往布衣上搓了搓,不敢看渡尘,只是不好意思的开口问道,“小师父,我去洗一下手。”
说完,便小跑到了后院井水旁,弯着身开始一通洗,还时不时发出:好脏、我的脸、天呐..的感叹。
惹得渡尘帮他拿着包子还忍不住歪出头看向井边这个连洗脸洗手都乱的手足无措的....奇怪的人。
这也是渡尘第一次接触到寺外、与那些前来礼佛的人截然不同的...奇怪的人。
过了一会,那男子终于洗净转身走了回来。
这一次,渡尘终于看清楚了。
过去,他所见所闻有限,大多通过诗集、藏书来了解世间万物,还有世间男女。虽说修行讲究六根清净、无欲无求,但他没事做便会捧着书坐在钟阁看看,脑海里也跟着走过千山万水。
渡尘记得,偶有一天捧着的是一本渡明从山下化缘后带回来的杂书,那书里写到:面如傅粉,唇似涂脂,头带飘巾,身穿儒服。丰姿奕奕,似掷果潘郎,逸致翩翩,如鸡群叔夜。
...想必,诗中描绘的翩翩少年郎便是眼前此人。
直到那人踏入斋堂,渡尘才发现,自己竟看的出了神。
“罪过、罪过。”渡尘在心里默念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喜欢加个收~
☆、第 3 章
男子来到渡尘面前,弯起眉眼,躬身接过了馒头。
动作得体大方,却让渡尘心中顿生困惑。